约10420字。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问天问月问星河,九天再迎“中国宫”
目录:
1.起飞,天和!——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飞天现场直击
2.九天再迎“中国宫”——写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之际
3.央视评论:天和入九天,中国空间站将载梦常驻星海
4.天和飞天:“问天”之旅,再启新程|新京报社论
5.飞天网评:“天和”舱成功升空,太空梦更近一步
6.守望星河 逐梦九天 ——写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之际
正文:
起飞,天和!——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飞天现场直击
2021-04-29 20:56:38 来源:新华社新华军事 李国利、黄国畅、屠海超
苍茫的大海,密布的乌云,剑指苍穹的长征火箭……
4月29日,海南文昌。中国航天迎来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天和核心舱发射。
这也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
8时稍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
此时,海风轻拂椰林,高大挺拔的发射塔架巍然矗立,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进入发射倒计时。
最大直径4.2米,发射重量22.5吨,天和核心舱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航天器,也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10时53分,发射任务01指挥员廖国瑞发出倒计时口令。
在氮气气源库工作的技术人员黄腾达和同事们,把设备切换成远程控制模式,开始撤离工作岗位。余下的工作,将由远在数公里之外的工作人员接手。
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是天和核心舱发射的特点之一。
为了这一天,中国航天走过了29年——
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各号注意,15分钟准备!”
11时08分,01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再次发出。
被称为“金手指”的程子平在测发大厅内密切注视着电脑屏幕前的数据状态变化。他的职责是为长征五号B发射按下点火按钮,送天和核心舱出征。
承压、连续、坚守,面对多箭多装备同时在场测试,关键环节多、危险操作多、工作安排紧的情况,发射场科技人员大力强化质量控制管理和科技创新,这是这座年轻航天发射场的鲜明特征。
为了这一天,文昌航天发射场走过了14年——
2007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海南文昌建设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一批西昌航天人走出大凉山,千里辗转奔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