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50字。
2021年春季期期中质检五县市联考试题
九年级 语 文
(本卷共六大题 18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择题共 11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 小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 33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 1 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塞下", 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 "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西北边塞满目萧条,一片苍凉的迥异于中原的秋景;下片以抒情为主,主要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C.本词意境悲凉壮阔。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雄浑险峻、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画面,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
D."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在"浊酒一杯家万里"借"洒"表达出了归乡、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苏轼同样在"酒酣胸胆尚开张"借"酒"来展示壮志难酬的情怀。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 2~4 题。
【甲】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要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安居而天下熄 熄∶ 战争停息
B. 父命之 命∶ 教导、训诲
C.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D. 亦若是则已矣 是∶判断动词,是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行、张仪难道不是诚实守信的大丈夫吗?
B.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C.去以六月息者也——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4.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文都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甲文节选自《孟子译注》,《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乙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
B.两文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甲文中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乙文开头部分所描述的的这个大鹏形象,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广泛。
C.两文写作手法不同∶甲文用"得志,与民由之"和"不得志,独行其道"做对比,阐述了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应顺应时势,勇于担当;乙文借用借鲲鹏的寓言故事说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