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50字。
《蜀道难》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蜀道难》是鲁人版必修五第三单元《唐诗三首》中的一篇。唐诗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类型,但是唐诗中的古体诗学生接触的并不多。必修五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最后一本,此时让学生学习古诗,是有合理依据和良好基础的。《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浪漫的想象和高妙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它作为“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主题中的一篇,其主题思想也值得我们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高一下学期,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的经验。学生之前既有对李白对唐诗的学习基础,又有古体诗学习的障碍,同时又有对新鲜事物的独立的思考、追求和探索,此时学习《蜀道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也值得期待。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尝试背诵全诗。
2.品读鉴赏,感受手法之妙。
3.精读揣摩,体味诗歌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仙是谁吗?(李白)那么你们知道诗仙这一美名是从哪里来的吗?天宝年间,李白经人推荐来到了长安,见到了久负盛名的贺知章,李白将他写的一首诗呈献给贺知章,贺知章读后惊呼真乃“谪仙人”也。诗仙”的美名也由此渐渐传开。这首诗就是《蜀道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蜀道难》,(PPT)(板书)来体验它惊人的魅力。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诵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手段,下面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和读对节奏。(PPT)
学生自由诵读——学生个读——齐读
通过诵读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诗中有一句,反复出现过几次。哪一句?出现了几次?大家在课本上把这几句划出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三句都是在咏叹蜀道难(板书—难),那么大家能不能结合诗句的前后内容看一看,这三句咏叹的具体内容是不是相同?
那么第一句意在强调蜀道的什么特点?
诗句明确告诉我们了,“危乎高哉”,(板书—高)这里“危”是什么意思。“危”也是高的意思,李白还有一首这样写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大家既然明白了这句是在强调蜀道之高。那么,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吧这一句读一下,试着把那种高峻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读,师引导,(师读)“噫吁戲,危乎高哉”。学生再读。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第一句意在强调高。第二句要突出什么呢?(可以结合文章的前后文找一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