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30字。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史论性文章。论述了“盛衰之理,在与人事”这一历史盛衰规律。阅读时必须首先弄清史实,理清文中提及的人物及其关系。
2.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一文的序。《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中间要把历史情况略尤其是李存勖的“忧劳”而意气骄盛的战绩作补充,这有利于下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
3.文章平易流畅,正反对比鲜明深刻,句式整散结合,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过程和得到的历史教训。让学生通过写作感悟“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时代背景及相关的文本知识;
2、结合学案梳理归纳文中文言知识。
3.结合语境揣摩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当下,体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3分钟)
著名词人李清照有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赞扬项羽是一个英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项羽引起了后世人的无限感慨。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之理”的文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二、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三、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四、题目解释
伶,乐工,艺人。《伶官传》是写后唐庄宗李存勗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人擅权乱政,使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