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80字。

  2021高考作文预测:守护中华文化;继承发扬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
  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英国学者罗素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
  1.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3.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切题立意: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与时俱进  一脉相承。
  3.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4.继承发扬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5.执中鉴西 贯通中外。
  偏题立意:
  1.论述传统文化时只谈及文字、儒家文化。(片面理解材料) 
  2.文章中未有倡议、建议、思考等。(不符合作文要求)
  3.只例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脱离任务和情境的写作)
  优秀范文:
  文明常在  文化常新
  齐志伟老师
  各位亲爱的国外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来到我的学校——振华中学,振华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学校,一砖一瓦,都可看出传统文化的浸润,其实在中国,这种文化的延续处处可见。这就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文明常在,文化常新。
  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有特殊的生命力”,我想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强大的生命力,世代延续,长存常新。那么,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希望我接下来的演讲能让各位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我想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同化力。历史上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取而代之的情况并非没有。随着文明交流的不断加强,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但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会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如流传于印度、尼泊尔一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几百年的同化,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一部分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这种同化力让其面对外来文化时,能够保持文化底色,坚守中国特色,这种坚守的背后就是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的体现,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