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60字。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常用词语;了解时评的题材特点。
  2.理清文章脉络结构,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
  3.学习文中使用的多种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
  1.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
  2.学习文中使用的多种论证方法。
  学法指导:
  诵读、品析、探究
  教学步骤:
  一、按照思维导图内容,完成预习
  二、助读链接
  1.知人论世
  ⑴作者简介
  李斌,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
  ⑵写作背景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①”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
  2.文化常识
  时评指报刊上评论时事的文章。优秀的时评一般选取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有全局性、代表性、倾向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及时准确地加以剖析、阐释、引导,既讲明道理,又发表议论,解疑释惑,情真意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体现出一股生气、正气、锐气,涌动着一种社会舆论的正面力量。因此,它往往比一般的思想评论、杂文产生出更加强烈的社会效果。
  三、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墓志铭(   )  挑剔(   )  雕琢(   )
  精湛(   )造诣(   )雍容(   )
  铸魂(   )臻(   )
  1.míngtizhuózhànyìyōngzhùzhēn
  2.重要词语
  不谋而合:雕虫小技:
  离群索居:炉火纯青:
  废寝忘食:出类拔萃:
  巧夺天工:格物致知:
  2.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四、诵读感知
  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引出话题的?
  2.请简要概括第2段的论述思路。
  3.第3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4.第4段是如何进一步探讨工匠精神的内涵的?请简要分析。
  5.第5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