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8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题目停顿正确,注意不要读错,一定在“吟”后停顿)
  导入:
  同学们,上课!有这样一副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幻灯片1)。该对联不仅对中国古代一位伟大诗人其人其诗作了高度赞誉,而且还不露痕迹巧妙嵌入了这位伟大诗人的诗句,说说是谁?(李白)。
  学生说出后适当阐释:“千古诗才”“一身傲骨”高度概括了旷世诗人李白的绝代才华和傲岸秉性,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他的《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中有诗句“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导入新课过渡:李白是唐诗中的珠穆朗玛峰,我们常用“豪放飘逸”四字概括他的诗风,他诗作的这一风格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跌宕的情感。《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诗歌经典中的经典,该诗以“梦游”统领,凸显出“丰富想象”的张力,同时散发着“大胆夸张”的光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歌,感受不朽之作的魅力所在!(幻灯片2,板书(1):题目、作者,同时强化“姥”读音)
  学习目标:(幻灯片3)
  1、入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容。
  2、鉴赏品析,感受想象的魅力。
  解题:(该部分作为新课的切入,为课堂展开张本)
  师:解读古诗要从题目入手,同学们先来看题目,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解读该诗的信息?
  学生简单回答后,师明确:
  “梦游”表明诗歌内容为梦中所游,即以梦境为主;“天姥”表明梦中所游的地点;(让学生看注解1,进一步了解天姥山)“吟”表明诗体形式,古代诗歌题目中的“歌”“行”“吟”表明该诗是自由灵活的古体诗,这类诗歌可长可短,注重韵律节奏,句式不拘一格。“留别”表明写作的目的和缘由,也明确了诗歌类型。(让学生看注解,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幻灯片4)
  一、初读全诗,感知诗意。(幻灯片5)
  师:诗歌是诵读的艺术,首先是正确读,读出诗意,读出内涵;然后是入情读,读出感情,读出美感。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初读。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
  先结合注解诵读全诗,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