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70字。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课程目标]
  1.了解悼词结构的特殊性,体会演讲词结构的严谨性。
  2.梳理文章脉络,了解马克思一生的伟大成就,学习他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伟大精神。
  3. 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的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4.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把握文章主旨,学习马克思终生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人格。
  [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并揣摩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其深刻的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2.感受悼词的用词特点,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的悲痛心情及对逝者的赞叹、敬佩之情。
  3.开展有关“友情”“理想”等主题的讨论,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高考导航]
  1.“豁然开朗”“浅尝辄止”“永垂不朽”等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易考的成语,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
  2.结合文本的深层意蕴、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思想观点来探究文本中的“人生价值”“时代精神”是近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命题热点。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
  3.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色曾在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过。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一百多年前,一位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就是卡尔马克思!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走进马克思的人生世界!
  一、知人论世
  1.作者作品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会见马克思,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开始共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之后的四十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他们共同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