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70字。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邗江区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1. 本试卷共 8 页,计 22 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 3、4、5、14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答题前,请务必将个人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 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 0.5 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语文,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带着独特的浪漫,孕育了古今文明,成为每个人的精神食粮,潜移默化地提高我们的品德和素养,如同春雨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涯,就像清泉渗透到生命的每个角落,美化了我们的家园与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语文,  领略语文之美……
  一、积累运用(30 分)
  【靓丽风景】
  绿树葱茏成荫,百花 A 争妍斗艳,流水孱孱低吟,建筑 B 星罗棋布,园外青山隐隐…… 五一长假期间,2021 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喜迎四海宾客。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涌
  入世园会,国际馆、中国馆、开闭幕式馆、园冶园、碧云村等五大核心景区内 C 车水马龙,
  热闹非凡。汉金大道两侧繁花似锦,山水映.衬.,亭园点缀,展现出扬州园林之城的旖.旎.风情。
  扬州世园会的一座座展馆造型独特,设计和建筑均展现了各地深厚的文化底韵。值得一提的,是进园之后不久就能看到的人造山水工程“梦幻叠瀑”。这是扬州世园会的制高点和标志性建筑,它结合对景、障景等元素,利用绿色生态高新技术手段,呈现出自然山水的格局。
  这场持续 184 天的园艺盛会以“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为主题,汇聚世界园艺多国设计精品,展现了美丽江苏的建设成果。在深厚历史底色的辉映下,这场和而不同、D 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盛事必将成为佳话而流传。
  1.给加点字注音。(2 分)
  映衬.( ▲ ) 旖.旎( ▲ ) 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订正。(2 分)
  (1) ▲ 订正 ▲ (2) ▲ 订正 ▲ 3.上文中划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争妍斗艳 B.星罗棋布 C.车水马龙 D.兼收并蓄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这场持续 184 天的园艺盛会以“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为主题,汇聚世界园艺多国设计精品,展现了美丽江苏的建设成果。
  解说:画线部分句子语序合理。
  B. 汉金大道两侧繁花似锦,山水映衬,亭园点缀,展现出扬州园林之城的旖旎风情。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C. 在深厚历史底色的辉映下,这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盛事必将成为佳话而流传。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盛事成为佳话而流传”。
  D. 值得一提的,是进园之后不久就能看到的人造山水工程“梦幻叠瀑”。
  解说:这个句子是单句。
  【锦绣华章】
  5. 以下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人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是始终追求美好。刘禹锡贬官生涯中依然选择乐观豁达,   用《陋室铭》表达了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怀;鲁迅在小说《社戏》中用优美的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但有点小自私的特点。  B.爱国是永恒的主题,话剧《屈原》用浪漫的语言风格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通讯《一着惊海天》展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 打破西方封锁,承载起国人的强军梦想,振奋了国人士气。
  C.宋代文人群星璀璨,佳作泉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秀丽风光和游玩之乐,表达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格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D.散文诗给读者以美和想象,《海燕》中高尔基运用象征手法,创造了“海燕”的形象, 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印度泰戈尔的《金色花》则通过假想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表现家庭之爱与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6. 请你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8 分)
  (1) 江山如此多娇, ▲ 。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海内存知己,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4) ▲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5) 鸡声茅店月, ▲ 。 (温庭筠《商山早行》)
  (6) 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7 ) 纳兰性德的《 浣溪沙 》“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与王维的“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