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6930字。
2021年高考押题卷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南茶马古道跨越崇山峻岭,连通内地和藏区,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同西南边疆地区和周边邻国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凝铸了汉藏之间的血脉联系。
西南茶马古道是茶马贸易之路。在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里,西南茶马古道流通着茶、马、丝、盐、铜等多种大宗商品,涉及沿线各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茶叶和马匹始终是西南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物资,是西南茶马古道得以成型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西南茶马古道兴起以后,尤其是在丢失了北方马场的宋、明时期,战马往往是稀缺的军事战略物资,中央王朝逐渐形成了对藏区良马的商品依赖。另一方面,茶叶早在1800年前就已由内地传入西藏,吐蕃王朝时期上层贵族热衷饮茶并将其作为药物食用,茶叶与藏区的联系由来已久;北宋时期,饮茶风气已经在藏区普通民众间流行开来,每年都要从陕南、四川、湖南等产茶区购入大量茶叶。基于这种经济互补性,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主导西南茶马古道的商业支柱。
这种茶马贸易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地区之广、贸易规模之巨,世所罕见。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遗址出土的茶叶实物将茶入藏的时间推至公元3世纪,尽管由于史料缺失,茶叶的具体传播路线很难复原,但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作为西南茶马古道雏形的贸易通道已在酝酿之中。唐代,在青藏茶马古道上,汉藏贸易充分发展,史载开元年间唐蕃双方的赤岭互市已涉及马匹贸易(《新唐书•吐蕃传上》);吐蕃王朝贵族阶层自文成公主入藏开始就了解茶叶,到唐德宗时吐蕃赞普已接触到产自寿州、舒州等中原茶区的茶叶(《唐国史补》卷下)。当时直接以茶易马的官方交易模式还未确立,但汉茶、藏马均已作为重要商品进入对方市场,茶马贸易基础已经筑牢。宋代,尤其是北宋熙宁以后,以互市贸易方式为主、朝贡贸易方式为辅,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兴盛起来,产于陕南的名茶"大竹""西乡茶"等皆"自河州入木波",四川所产茶叶也转卖入藏,所谓"蜀茶之入秦者十凡八九"(《宋史•赵开传》)。元代中央政权对藏马的需求减弱,但为了满足藏区饮茶需要,仍设立西番茶提举司,在硐门等地互市。明代茶马互市继续发展。清朝初年,清廷批准达赖喇嘛的茶马互市请求。
西南茶马古道也是文化交流之路。首先,西南茶马古道给藏区带来了内地的物资,也传播了内地的文化,包括相对先进的农业种植和纺织技术、建筑文化、器物文化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茶文化,比如噶米王曾向汉地和尚学习烹茶。在吐蕃王朝衰亡之后,茶文化仍流行于藏区民间,藏传佛教寺庙和僧侣团体也开始成为内地茶叶最大的消费群体。其次,西南茶马古道给内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藏区文化。早在唐代,一些藏区文化成果就已经传播到了内地,比如社会上盛行的马球文化就深受吐蕃的影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僧侣聚集于南北二京、五台山等地传播藏传佛教。
西南茶马古道还是民族交融之路。西南茶马古道兴起之后,内地和藏区之间就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在漫长的茶马贸易和文化交流过程中,汉、藏之间产生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并以西南茶马古道为纽带,形成了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民族格局。
(摘编自刘礼堂、陈韬《西南茶马古道;汉藏交融的千年大通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南茶马古道连通内地和藏区,促进了两地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B.与汉茶相比,藏马显得比较重要,特别是把藏马当作军事战略物资的宋、明王朝。
C.当汉茶、藏马作为重要商品进入对方市场时,西南茶马古道的茶马贸易就形成了。
D.茶马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民族情感,促成了和谐共存的民族格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历史上茶、马对藏、汉两地影响的角度,阐明西南茶马古道得以成型的原因。
B.文章几次引用文献中的相关资料,说明作者注重以事实说话,体现了文章的严谨性。
C.文章列举噶米王学习烹茶、唐代马球文化、藏传佛教传播等事例,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从四个方面论证西南茶马古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西南茶马古道流通的茶、马、丝、盐、铜等商品,可知贸易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B.茶马贸易成为西南茶马古道的商业支柱,得益于汉、藏两地茶、马物资的互补性。
C.清朝批准藏区的茶马互市请求,既为满足内地饮茶需要,也想加强彼此间的联系。
D.如果西南茶马古道没有促进民族交融,内地和藏区之间还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据悉,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将聚焦提升空气质量,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此次大会将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例如向塞罕坝林场购买等量的碳汇、使用新能源车、尽量减少会务材料纸张等,以实现"零碳"办会。
(摘编自魏一骏、高敬《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新华社》2019年06月04日)
材料二∶
胜利油田探索实践"风、光、热、储+多源微网"多能互补模式,推动传统能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