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520字。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1)
一、积累(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阴阳上(A.shǎng B.shàng)去传递音律和谐,点横撇□(nà)呈现精妙组合,含□(yīng)咀华彰显意蕴无尽。语言大师们借此特点创作文学作品,婉转和谐,节奏鲜明,意趣无限,美感无穷;书法大师们借此特点创作书法作品,笔走龙蛇,跌□(dàng)有致,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汉字之美经得起咀嚼品味,细细欣赏。一个“看”字,便可用“观、视、望、瞰、瞧、瞅、瞄、瞥、觑、窥”等不同字来描述。仔细揣摩,便会衍生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层的陶醉和美感。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让这个“东方魔块”释放出更为灿烂而厚重的美,切不可让最美的声音戛(A.gá B.jiá)然而止,销声匿迹。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
(1)点横撇____(nà) (2)含____(yīng)咀华 (3)跌____(dàng)有致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上_____(A.shǎng B.shàng) (2)戛_____(A.gá B.jiá)
3.下列对语段中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咀嚼”在句中是“用牙齿磨碎食物”的意思。
B.“观、视、望、瞰、瞧、瞅、瞄、瞥、觑、窥”等虽然都是“看”的意思,但是又有着细微的差别,比如“瞰”专指从高往下看,俯视的意思。
C.“衍生”在句中是“演变发生”的意思。
D.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答案】
1. 捺 英 宕
2. A B
3.A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点横撇捺:汉字的笔画。
含英咀华:比喻读书时细细琢磨领会文章的精华。
跌宕有致: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而情趣盎然。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阴阳上去(shǎng),是现代四声。故选A;戛(jiá)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咀嚼,将食物放在嘴里慢慢地嚼。有时候也可以引申为对耐人寻味的文章或者是别的事物进行品尝和品读,从而领悟其中深层含义。根据语境,这里是体会欣赏汉字之美,所以选项中的“用牙齿磨碎食物”是错误的。
故选A。
4.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咬文嚼字”可让我们感受汉字之趣。请仿照例句,解说图中所示的会意字。(4分)
图 字 解说
名 由夕、口二字合成,夕是夜晚,夜晚看不清对方的面孔,所以用口问“名”。
及 ________
【答案】
①由人、手二字合成,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的那个人;②意为跟上、抓住、达到等。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会意字的解读。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参照所给的示例,写出“及”字的组成部分,并分析每一部分的意思,来解释字意即可。如图可见,“及”是由“人”与“手”两部分组合而成,手抓住了前面的人,可见“及”有抓住的意思。
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杭州的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的确,
①以一颗坦然的心看世事纷纭,方能不为物累、自在洒脱。
②然而,这不是不思进取的消极避世,而是在世事的激流中找到处僻静的小潭,找到心灵的栖息地。
③人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倘若将眼光聚焦于不快之事,人生将会变得鸡飞狗跳、一篇狼藉。
④愿你我都能有这样强大而舒展的内心,应对人生的一切挑战,享受人生的一切幸福。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答案】D
【详解】
D.根据文段内容可知,横线上的内容是对对联的具体解说。首先是③,解说上联“人生哪能多如意”;接着是①,解说下联“万事只求半称心”;然后是②,进一步解说下联“万事只求半称心”的积极意义;最后是④,进行总结,每个人如果能够拥有强大而舒展的内心,就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一切幸福。故选D。
6.武汉举行云上“赏花诗词大汇”,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挥洒诗情,共赏春光本次活动共设置了“以花会友”“慰藉心灵”“致敬勇士”三个板块,请结合情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活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