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20字。
高考作文模拟押题写作:久违的诗情扑面来(附:文题导写及范文点评)
材料展示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0年)10月8日19时,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来自美国的诗人路易丝•格丽克获奖。理由是“她清晰无误的诗意的声音、带着朴素的美,使个体存在带有了普遍性”。回顾近10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10位获奖者中有3位都是诗人,另外两人分别是:2016年美国诗人、歌词作家鲍勃•迪伦,理由是“表彰其为美国歌曲传统带来的全新诗意表达”;2011年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理由是“经过他那简练、通透的意向,我们得以用崭新的方式体验现实世界”。
材料二: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仍旧需要诗歌,甚至比以往的任何一个年代都需要诗歌的慰藉。——中国诗歌网评论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诗歌的功效等于零——从来没有一首诗阻止过一辆坦克。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它又是无限的。就像在沙中写字,在它面前原告和被告皆无话可说,并获得新生。——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
要求: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导写
这是道材料作文题,三则材料表述的是同一个主旨,说的是诗歌在当代社会依旧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有其特殊性。考生得题后运思成文,首先要明确这两点:一是作文题引导谈论的是诗歌与当代社会当代人的关系,既不能把诗歌扩展为文学或所有的精神产品,也不能侈谈诗歌与古代社会古代人的关系;二是诗歌的作用有其特殊性,属于无用之用,有别于“坦克”之类的实用器械,阐述时要注意区分。
高中学生已经学过哲学常识,知道意识的能动作用,因此,对诗歌作用的表述不会成为拦路虎。关键是如何把诗歌的作用分拆成若干分论点,然后找到相应的论据来支撑。
比较顺手的分拆方法,可以是分别从对个人精神滋养与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两个层次,谈论诗歌在当代社会的作用。
诗歌对个人精神的滋养作用,也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歌具有净化作用。具体表现为:诗歌可以帮助我们认知民族语言,传承中华文化;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生活,提高人格品质;可以帮助我们感受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