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50字。

  梁丰初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第二次课堂练习
  第一部分(50)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放慢脚步,调整身姿,如果愿意,可以听到自己内心花开的声音。可能我们习惯了繁华和(xuān)_▲嚣 , 但放缓心情,可以让思想和灵魂清醒独行,可以及时立定反(xǐng)__▲。心灵需要过滤,整理,需要思考,积累,它的成长是一个不能着急的过程。所以,不妨时常停下来,让脚步等一等心灵,听一听心灵的诉说。每个生命都是一座(mào)▲盛的 园林,这园林里有无数鲜活的笑脸在阳光下静静地开放,脚步慢下来,就能听到每一朵花开放的声音。那是生命(yùn)__▲育和成长的静语。 守住内心,清理欲望,让心灵的顿悟,凝聚起全身的力量。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①(xuān)_    嚣    ②反(xǐng)_      ③(mào)_    盛      ④(yùn)_    育
  (2)仿照画线句子,也写一个比喻句,表达你对生命沉淀的认识。(2分)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20分)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②                  ,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③万籁此都寂,                   。(常建《                        》)
  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⑥谁见幽人独往来,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⑦选贤与能,                  。(《礼记??大道之行也》)
  ⑧                           ,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阅读名著选段(11分)
  选段一: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选段二: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 “A” “B” 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4分)
  (4)保尔在修铁道工地被疾病击倒后,作为人物B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问 “这样炼成”具体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其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故宫有“太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讲究“琴瑟和谐”等。古籍中也对“和”有很多阐述。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论语??子路》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
  (材料二)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解决了家人与邻居因围墙而起的纷争,两家互相忍让,各自把围墙退后三尺,空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
  (材料三)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