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9330字。
浙江省杭州二中2021届高三真5月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他精心呵护下,这块处(chù)女地上长出油绿绿的高粱苗,不久它们便蹿(cuān)得老高,这时花粉也开始飘洒,即将成熟的穗上缀满了晶莹炫目的浅绿珍珠。
B.步入月色融融的西安,即被那无所不在的浓郁文化氛(fēn)围包围,大街上闪烁的霓虹,使这座古城焕发绚丽光彩,让这一抹大唐遗风,更加旖旎(nǐ)多姿。
C.在中国与非洲国家数十载悉心灌溉之下,双方友谊的大树根深叶茂,合作的硕果累(léi)累,我们相信这份世代友好的情感能经受住淬练,愈加醇(chún)厚。
D.特殊的气候和水质造就独特的荣昌坯(pī)布织造技艺,被称为“中国草”的苎(zhù)麻与世代积累的经验,糅合并彰显着中国古老丰富的民间艺术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随着夜色降临,一束光照进空洞无物的石窟,被炸毁的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以“3D投影”形式重现。这是不久前,阿富汗当地民众发起的巴米扬大佛被毁20周年纪念活动上动人的一幕。回荡在巴米扬山谷的哀歌,折射了战乱造成的破坏。由于缺乏保护条件,数百件侥幸躲过战火的阿富汗国宝级文物,不得不辗转于国外20余家博物馆,直到去年才回到故乡。贴满通关认证标识的文物箱本身也是展品,成为战乱中阿富汗文物颠沛流离的真实注脚。
同样的悲剧在过去数十年间仍在多国不断上演。【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濒危遗产名录》所覆盖的地区,与全球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地区高度重合。教科文组织呼吁各国汇集资源和专业知识,为开展文物修复工作、传承人类文明群策群力。【丙】全球53处濒危遗产中超过60%与战乱有关。“重要的历史建筑碎片如垃圾一般散落在街头”。居住在伊拉克历史文化名城摩苏尔的一位老人发出哀叹。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洞无物
B.注脚
C.仍
D.群策群力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清明节蕴含着华夏文明的文化基因,在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发展,现代生活与传统节日不断碰撞与冲突的当下,我们要重视对这一传统节日的保护。
B.北京广播电视局迄今已推出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视听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扶贫题材作品,以实际行动扶持优质影视公司进行扶贫题材作品创作。
C.辞旧迎新之际,总书记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