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80字。
2021年上海中考语文考前倒计时必刷卷(4)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2.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5.申小海是个目标坚定又踏实苦干的上海初中生,为完成科技创新作品常常废寝忘食,还不忘用柳永《蝶恋花》中的名句激励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泉石上流 零落成泥碾作尘 濯清涟而不妖 万钟于我何加焉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碾、濯、涟、焉、消、憔悴”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12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甲)文选自于儒家经典《________》;(乙)诗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人恒过,然后能改
8.两篇作品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相似的人生经历:______。(甲)文借他们揭示__________的道理;(乙)诗借历史人物的典故体现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9.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详写“人”如何能够成才,希望君王了解国家应如何培养人才。
B.(甲)文从“人”和“国”两方面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C.(乙)诗反复强调人生之“难”,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D.(乙)诗中“停、投、拔、顾”一系列动作生动地体现诗人焦虑急迫的心理。
【答案】
6.孟子 李白
7.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8.经历磨难,最终获得了成功 人才是在逆境中造就(逆境能够造就人才) 渴望有所作为,乐观向上。
9.B
【解析】
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行路难》作者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7.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以下重点词语。恒:经常。过:犯错误。改:改正。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甲文作者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乙文所引用的典故“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也是历经磨难后有所成就。所以,两篇作品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相似的人生经历:经历磨难,最终获得了成功。
2)甲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的典故是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