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40字。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研读、鉴赏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德育目标
  孟子的主张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朗诵并疏通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第二课时,安排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教学方法
  1•提倡学生在浅显容易的问题上的自主学习。
  2•“品读一欣赏”法。在学生自我疏通文字的基础上抓住行文关键,提取精要部分,进行重点分析,充分展开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可以反复诵读、品味,教师引导深入分析。
  3•深思、讨论法,也可以看做是研究性学习。教师提出课题,课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关于资料搜集、筛选、运用的指导,引发课上的讨论和课后的深入学习。
  •教学用具
  不拘形式的“预习提纲”。图书馆关于孟子的有关资料,吧。
  •预习要求
  温习本册第4课《孔孟》,阅读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标记要点:示例: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方面归列如下:①民本主义思想;②邦国的主权在民;③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④政事以民为归宿;⑤用人以民意为准:⑥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⑦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⑧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