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060个字。
2021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试卷(1)语文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淙淙流水蜿蜒( )草地,朝我的方向奔来。溪水微颤 ,似乎随时都会( )溪岸。水流平缓处波lán 不兴、闪着微光,如同( )的明镜,( )柳树的倒影投在水面,微风骤起,荡起粼粼波纹。
(1)在横线上,给加点字注上拼音,看拼音写汉字。
颤__ 波lán___不兴
(2)下列词语填入括号里恰当的一项是()
A.穿过漫过打磨抛光唯有B.经过漫过抛光打磨唯有
C.穿过漫过打磨抛光仅有D.经过涨过抛光打磨仅有
【答案】(1). (1)chàn (2). 澜(3). (2)A
【解析】
【分析】
【详解】(1)“颤”读chàn时,意思是“物体振动”,读zhàn时,意思是“发抖,颤动”,语段中写溪水微颤,应读作“chàn”。“波澜”的意思是“波涛;2.比喻事情的起伏变化”,“澜”的意思是“大波浪;波浪”,“澜”不要写成“斓”或“阑”。
(2)“穿过”指“从一个地方经过另一个地方到达第三个地方”,“经过”指“经历的过程;从某处过”,语段中写“淙淙流水蜿蜒过草地,朝我的方向奔来”“穿过”符合语境;“漫过”中“漫”的意思是“水过满,四外流出,漾出来”,“涨过”中“涨”的意思是“(水位)升高”,故“淙淙流水”“漫过溪岸”符合语境;“打磨”的意思是“在器物的表面摩擦,使光滑精致”,“抛光”的意思是“对工件表面加工,使高度光洁”,由此可知是先“打磨”后“抛光”,所以语段中应为“如同打磨抛光的明镜”;“唯有”的意思是“只有”,“仅有”的意思是“仅仅有”。语段中强调只有“柳树的倒影投在水面”,故用“唯有”符合语境。
故选A。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约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
B.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里,学校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加强党的历史学习。
C. 《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显示,中小学生不是没有阅读兴趣而是阅读时间能不能保证,近七成中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低于1小时。
D. 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中碗米溪村的真实拍摄地牧笛溪村如今成为了“网红村”,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约”和“多”矛盾,去掉其中一个;
B.“在……里”使用不当,“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加强党的历史学习”语序不当,改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学校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加强对党的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C.不合逻辑,将“能不能”改为“不能”;
故选D。
3.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什么是意境? 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①在我们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②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③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④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A. ③①④② B. ③①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④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读所给语段可知,“什么是意境”为设问句,③句是紧承这一问题作答,故为第一句;①为承接对意境的解读,引出下文举例分析的过渡句,故为第二句;④句是举例分析①句“在我们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故为第三句;②是紧承④句,举毛主席的诗句进一步分析④句中诗“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故为第四句。
故选A。
4. 古诗默写。
圆圆在“放飞理想,拥抱未来”主题班会上演讲,引用了许多古诗词。他说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不放弃,继续前行,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①__________”(《游山西村》陆游)。放飞理想,心怀天下,还要有“②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范仲淹)的担当。憧憬未来,坚定信念,他祝大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李白)。
【答案】(1). ①柳暗花明又一村,(2).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3). 后天下之乐而乐,(4).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5).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文学常识要记住作者、作品等。注意本题中的“柳、长、济、沧”等字词不要写错。
名著阅读。(4分)
5. 阅读名著时,可以交替使用精读和跳读的方法。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是如何运用这种读书方法的。
《傅雷家书》《红星照耀中国》《海底两万里》《西游记》
【答案】示例:我读《西游记》,在看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时采用了精读。仔细阅读作者对人物关系的倒叙,我明白了孙悟空为什么借扇会被拒绝,理解了借扇的艰难。在阅读一些我不感兴趣的套路雷同的降妖除魔的故事时,我就跳过不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时如何合理使用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和技巧是理解读物内容,从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可根据阅读需要和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常见的方法有: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
示例一:《傅雷家书》可采用选择性阅读法。
《傅雷家书》内容庞杂,时间跨度大,不一定非得从第一页一字不落看到最后一页,在这种时候,可以采用兴趣选择内容。比如我是一个艺术的门外汉,所以在《傅雷家书》中谈到琴曲的演奏技巧、林风眠的画作、戏曲的表演这些内容时,我就暂搁一边,而去寻找我感兴趣的与人际交往、处理恋人关系相关的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