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280字。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B)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必修下册第1~13课。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教育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当前,必须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
教育功利化倾向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背离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功利化倾向把教育的工具功能扩大化、极端化,致使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偏离教育的客观规律、忽视育人的本质,给教育发展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
教育功利化倾向架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方针的落脚点。在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导向下,“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现象窄化了育人目标。教育教学实践过于偏重智育,育“分”大于育人,获得高分、升入好的学校被当成学生成长的核心目标。“分分计较”“分数至上”“按分排座”等做法司空见惯,甚至引发极端惨案。
教育功利化倾向催生了超负荷教育。文凭作为教育结果的外在集中体现,不同文凭能够带来不同比例的额外收益。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好的学业成绩意味着升入好大学,好的大学文凭意味着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好的就业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地位和人生前途。人们争相通过补课提前抢跑,引发“超负荷”教育。学生作业负担不断加重,基本休息、交往等正常的社会生活无法保障。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等,不断地给孩子加码,使得他们学习内容过多、学习难度过大。
教育功利化倾向引发了教育焦虑。家长们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便开始焦虑,担心子女未来能否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能否获得好的工作机会、能否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在这种功利化的逻辑之下,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结果和过程过分担心。以钱择校、以权择校、以房择校屡见不鲜。重重压力之下,学生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工于心计,圆滑世故,把个人利益最大化当作唯一的驱动力。
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刻不容缓。教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为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提供了机遇。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未来产业转型的动力将更多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升级,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支撑,但功利化倾向的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严重阻碍。功利化的教育与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所需的创新精神、潜心研究和甘于奉献的科学家精神格格不入。产业升级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支撑,需要培养工匠精神。教育中“唯文凭”“唯学历”的倾向与技术人才应具有工匠精神的时代要求相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和渗透,不仅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手段,也将极大地改变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态,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新的可能,有望使教育功利化倾向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利用学习分析、学生画像、教育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将“千人一面”的标准化考试变成“多一把尺子”的个性化评价。评价结果更加精准化、全面化和客观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育人的本质,要将立德树人理念从教育系统拓展到全社会,升级金社会教育观念,坚决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这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教育研究??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看到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的突出问题。
B. 我们应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追求分数和升学,杜绝“分数至上”等做法。
C. 家长们过分担心子女的教育结果和过程,从而担心子女的未来,这引发了教育焦虑。
D. 功利化的教育不利于产业转型和升级,未来产业发展将完全依靠创新型人才的支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观点:必须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
B.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列举“唯分数”“以钱择校”等现象,深刻剖析了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危害。
C.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教育功利化倾向的负面影响和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的机遇。
D. 文章结尾重申观点,并指出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功利化倾向把教育的工具功能扩大化、极端化,背离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给教育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B. 不同文凭往往带来不同的人生。教育功利化倾向催生了超负荷教育,不少学生学习内容过多,作业负担加重。
C.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和渗透,这些形势的变化为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提供了机遇。
D. 将立德树人理念从教育系统拓展到全社会,升级全社会教育观念,坚持育人的本质,就能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网记者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
记者:一粒种子有多重要?
胡培松: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种业翻身仗,我想这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不能受制于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它在生产上的贡献率目前已经达到45%—50%,这个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