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50字。
嘉兴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语文 试题卷(2021.6)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位于市区西北五十多公里的“云披丽日”景区云雾氤(yīn)氲,山势高耸,奇峰迭翠,怪石嶙峋,峭壁擎空,因终年披云载雾偶见丽日而得名,绮(qí)丽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B.发轫(rèn)于数千年前的漆艺,在二十世纪初文艺思潮的催化下重焕生机,经数代艺术家磨砺探索,俨然成为一种能代表古代艺术锋范、体现当代文化精髓(shuǐ)的艺术形式。
C.彼时的宁荣二府表面上是皇家敕造的诗书簪缨世家,实则早已陷入了寅(yíng)吃卯粮的窘迫境地,只有王熙凤这个脂(zhī)粉堆里的英雄,放弃了女性的娇瞋柔媚,挺身而出。
D.电视节目《见字如面》建党百年特别版展示的,有记录孜孜追求信仰经历的党员信件,有描摹(mó)革命种子星火燎(liáo)原场景的特写,还有重现那段震撼世界历程的长征日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国潮”是中国传统审美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风尚后,在青年群体中引发的一种“时尚风潮”。【甲】继年前部分国产品牌的“国潮”服饰在国际时尚周粉墨登场之后,“国潮”之风尚不断跨界破圈,迅速席卷美妆、文创、餐饮等多个领城。“国潮”与国货相得益彰,相关产品销量剧增,品类丰富。【乙】那么,缘何“国潮”风愈刮愈盛?从文化角度看,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文化自信愈加坚定,承载着时代记忆的中国“元素”和“老字号”,就成为民族自豪感与生活幸福感的重要载体。与之对应的是,“国潮”也必须依附优质国货,通过持续不断输出品质过硬的产品,才能生生不息。
“老字号”往往诞生于旧日的“新风潮”,“新品牌”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老字号”。老曲新唱,不可一味标新立异;破旧立新,切忌脱离文化根基。任何一种潮流最初能在一个地方兴起、流行,其原动力必然是满足了当时社会的某种迫切需求。【丙】工装裤的流行,迎合了二次工业革命中社会大众对生产便利的追求;摇滚乐的流行,迎合了二十世纪中叶发达国家青年对社会结构的反叛;社交网络的流行,迎合了当代人在网络时代对更丰富的人际联结的渴望……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粉墨登场 B.相得益彰 C.一味 D.联结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由广汉市文物局、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遗址之后,冯汉骥教授认识到,三星堆文化呈现出与古殷商迥异的形态,很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
B.我们需要知道输电长度、线径,然后查找阻抗值,接着根据平均功率、功率因数,计算平均电流,再计算线路损耗,损耗还应包括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铜损等数据计算在内。
C.在国际泳联认定的东京奥运会A标基础上,今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选拔赛设定了更加严格的达标标准,即运动员只有在决赛中达到东京奥运会A标才可以被认定为达标。
D.国家博物馆先后五次推出的“云直播”活动,让百余万网友在直播间就能“参观”国博,“吸粉”之余还有强劲的带货能力,将线上众多艺术品质的文创产品带给线下的人们。
5.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真的“可以有效过滤”吗?将其排入海洋,真的安全吗?这些核废水含有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其中的氚难以完全清除。________,还可以在生物体内停留,并引起基因突变。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日本福岛的太平洋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放射性物质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________,10年后将会蔓延全球海域。或许有人认为海洋面积广阔,稀释能力很强。需要指出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水和核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含氚废水完全不同。这些核废水因接触过堆芯熔毁的核燃料,其所含的放射性物质成分极其复杂。_________,仅仅想在海洋中扩散稀释,那么所需时间将难以想象。
6.根据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我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所指青年是14—35周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加入中国共青团者的年龄应在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
留言区:
50岁,有梦想的人永远年少!
新华社(作者) 50岁,肯拼搏的人依旧青春!
林蓁蓁 青年不仅是一个年龄概念,更是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
新华社(作者) 哎呀!这一下子就Get到了主旨!
糊涂的糊涂 古语说得好“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我才46……
新华社(作者) 我怎么只记得古语“少小离家老大回”?
粤H 35岁,还有青春痘,算不算青年?
新华杜(作者) 痘是痘,但不一定是青春痘!
……
(1)提取上述材料的主要信息,写出两个关键词。(2分)
(2)新华社的这条微博引发了热议,短时间内留言达数千条。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近期,全国各地高校密集开展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会上有专家指出,部分高校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双一流”建设首轮建设时间是从2016年到2020年,所以今年是首轮建设的收官期。最近一段时间,各有关高校按照相关要求,分别组织专家,对建设成效进行自评,因此现在主要是依托专家阶段性地进行的自我总结、自我评估。
“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节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