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10字。
2022年高考作文最新人物素材--- 致敬功勋党员
目录:
01一生创作 且歌且行
02一位老英雄的两个战场
03“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做牧民的贴心人
04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护南水北上 促百姓增收
正文:
01一生创作 且歌且行--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吕其明
本报记者 曹玲娟《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09日 第 07 版)
清晨起床、工作、早餐,工作、午饭、短暂午休,工作、晚餐、看新闻,工作、休息……生活如钟表般规律,半个多世纪以来,吕其明(见图,资料照片)一直在坚持着同一件事情——音乐创作。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吕其明,先后为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从《红旗颂》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从《谁不说俺家乡好》(合作)到《微山湖》……吕其明创作的旋律,留在了无数人的记忆之中。
“继承父亲的遗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祖国”
扑通、扑通、扑通……油灯下急促的心跳声。
1945年的一天,15岁的吕其明庄严宣誓,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1930年5月出生的吕其明,10岁便随父亲到淮南抗日根据地加入新四军,先后在新四军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担任团员。
吕其明入党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吕惠生因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临刑前,吕惠生在狱中写下绝命诗:“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烟尘开敌后,扰攘展民猷……”这对吕其明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是踏着父亲的足迹一直前行的。继承父亲的遗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祖国,就是我的人生信条。”
从一名孩童成长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革命青年,吕其明在战火中且歌且行。
1942年春夏之交,音乐家贺绿汀从上海来到新四军二师淮南抗日根据地,在抗敌剧团指导工作。一天晚上,贺绿汀在树下拉琴,一曲终了,他发现了坐在不远处听得入迷的吕其明。
得知吕其明只有12岁,贺绿汀笑道:“让你父亲想办法为你买一把小提琴吧,你现在正是学琴的好时候。”3个月后,贺绿汀去了延安,但音乐的种子已在吕其明心里深深播下。
1947年,吕其明被调入华东军区文工团,分到了团里仅有的几把小提琴中的一把,心里乐开了花。后来不管部队走到哪里,他都时刻把小提琴当宝贝一样携带着、呵护着。
1949年11月,吕其明脱下军装,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在管弦乐队担任小提琴演奏员。每当演奏别人的曲子时,他都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作曲。1951年,吕其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纪录片组从事专业作曲,从此开始了电影音乐创作。
1959年,调到上海电影乐团任职的吕其明,在不脱产的情况下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了5年作曲,系统地完成了作曲系本科的全部专业课程。
“扎根于民族土壤,作品才有强大艺术生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