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50字。

  念奴娇·过洞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重点字词的品味,来理解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字词的品味,来理解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
  2.在诗人李白的眼里,洞庭湖是“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而在刘禹锡的眼里,洞庭湖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面对美丽的洞庭湖,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惜自己的笔墨。当历史的脚步前进到了1160年的南宋,洞庭湖迎来了它的另一位知音,那就是张孝祥。
  3.作者简介
  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人。少年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词风豪放爽朗,风格颇近苏轼。公元1160年,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任上,遭谗蒙冤罢官,北归期间,途径洞庭湖,见平湖秋月,援(yuán)笔而作《念奴娇·过洞庭》。)
  4.背景透视
  当蒙冤罢官,因长途跋涉而风尘满面的张孝祥遇上清澈通透的洞庭湖,是何其的幸运啊!但这对洞庭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美好的相遇总是让人羡慕的,不过其实此刻,另一场美好的相遇正在悄然发生。大家知道吗?时隔近千年之后,在2014年的秋天,我们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相遇了。
  5.齐读题目——念奴娇·过洞庭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通过展示图片,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诵诗歌,排障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