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340字。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钢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判断注音的正误(打“"或"X" )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 分)
澎湃 (bài) 粗拙 (zhuō) 伫立(chù) 怏怏不乐(yàng)
默qì 闲xiá jīn持 一chóu莫展
2..默写古诗文。(10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2) ▲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3) ▲ . ▲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 )
(4)予独爱 ▲ , ▲ 。 (周敦頤 《爱莲说》)
(5)陆游《游山西村)中以形象的手法说明在困境中依然蕴含着希望的两句诗是:
▲ , ▲ 。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項是(3分)
A《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情所编
《乐府诗集》.这首民歌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
B.《骆驼样子)是现代作家老會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
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不满与批判。
C.《闽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轶事,其中《河中石善》一文告诉我
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不能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作出
判断。
D. 莲花简称“莲”,它的别名还有“荷花”“芙藁”“酱萏”“芙蓉”“六月春”等. 在我国的文化故事中很早就已出现了“莲”的形象。具有“花中隐士”的美誉。
二阅读(52分)
(一)回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晒室,推吾德攀。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懦,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胜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项脊轩。旧南闹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流,雨泽下注:每
移震,顾视,无可置者。叉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香。余稍为修耳,使不上漏。前辟
四窗,垣墙周庭。以当“曲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术于庭旧时程精“杰
追增胜。借书满架,但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
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注释:①垣墙周庭: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②当:同“挡",遮挡。③楯shǔn:栏杆。
④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2 分)
又 杂 植 兰 桂 竹 木 于 庭 旧 时 栏 楯 亦 遂 增 胜。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 日过午已昏 ②转转不已
B.①室始洞然 ②康肃忿然日
C.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不能得日
D.①室仅方文 ②方歌行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4 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文中都对居室环境做了描写,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市青”“杂榷兰桂竹
木”“庭阶寂寂"等语句绘陋室之曲雅。
B.甲文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
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C.“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文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既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极具文采,于景可爱,于情则可喜。
D.甲、乙两文都借助景物来表情达意。甲文通过简陋的居室,表现了作者不葛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乙文则通过记述旧时项脊轩的小。旧、漏雨、昏暗,表达了作者的悠悠哀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