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7730字。

  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邹忌谏议,广开言路。政令初下,就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2)鲍照在《拟行路难》中以流水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他对社会人生的百般感慨。
  (3)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湘夫人泪洒斑竹典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该句表现了乐曲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阿房宫的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5)古人常借“酒”抒发胸臆,比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乡关万里之思。
  (6)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提及自己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圣贤学说,曾经奔赴百里之外,“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候之地有限,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乙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