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7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三)(9分)
①谁也没想到,一次突如其来的事故成了邓稼先身体健康的巨大转折点。有一次,核弹从飞机上投下,降落伞没打开,没有爆炸,直接掉在地上摔碎了。核材料有很强的放射性,防化兵找到之后,科技人员立即带着仪器赶到现场。邓稼先走到跟前,弯腰把那个东西拿起来,看了一下后又放下。就这一下,谁也说不清他的身体究竟受到多大的伤害,这是现代医学水平无法补救的。
②邓稼先从中心点回到远处的吉普车,见到大家说的第一句话是“平安无事”。为这一句平安无事,他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健康和生命。
③几天后,邓稼先回到北京,住进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表明,他的尿里有很强的放射性,白细跑内染色体已经呈粉末状,数量虽在正常范围,但白细胞的功能不好,肝脏也受损。一位医生说了实活:他几乎所有的化验指标都是不正常的。但他只对妻子说,尿不正常。
④许鹿希后来知道了情况,跺着脚跟他吵:“你是搞这个的,你又不是不懂,你为什么非要到艰求前把它拿起来看一看呢?”邓稼先说:“这次产品出场试验是我签字的,我一定要亲眼看看它成啥样了,以后还要继续试验。再一个,我要看看辐射面积有多大。”许鹿希说:“邓稼先可以避免这次致命的伤害,可是,他一定会去的,他冲过去的时候,受到责任感化作的强烈情感驱使。他顾不得那么多。他脑子里只想赶快知道事故的结果,他来不及考虑个人安危。这就是邓稼光。”
⑤1985年,邓稼先发现身患癌症。1986年3月,他预感到生命给自己留下的日子已能不多了。在医院,他不止一次地对许鹿希说:”我有两件事必须做完,那一份建议书和那一本书。”他翻着堆在床头桌上的两尺多高的书籍和资料,想到什么问题马上就给九院领导打电话。
⑥从住院到逝世的363天,邓稼先在病房工作了333天,完成了20多万字的《群论》和《建议》。写《建议》时,他开始做化疗,向血管内点滴药水,一次治疗要好几个小时,他只能躺着或靠着,边做治疗边看材料。坐在身旁的许鹿希不断轻轻地给他擦拭满头的虚汗。他和于秋二人在1986年4月联合署名,写成了一份给中央的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建议书。
⑦邓稼先逝世三年后,又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奖金1000元。许鹿希教授把奖金赠给了核武器研究院的青年科协,她同时在信中写道:“一个人靠脊梁才能直立,一个国家靠铁脊梁才能挺立。研究院的工作能使中国挺立得更高更强,青年同志们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同时,在你们身边有和邓稼先共事多年,有的至今仍在奋战不息的元勋们。因此,青年间志们会感到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十分幸福……”
⑧亲人不会忘记邓稼先,祖国不会忘记邓稼先,人民不会忘记邓稼先!
12.根据上文内容,简要概括邓稼先的优秀品质。(3分)
答:
13.请简要赏析第⑥然段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答:
14.第①自然段写许鹿希的言行,有何作用?(3分)
答:
【分析】文中叙述了邓稼先由于一场事故住院,住院期间还坚持工作,逝世三年后,又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许鹿希教授把奖金赠给了核武器研究院的青年科协,可以看出邓稼先邓稼先科学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侧面表现了邓稼先对家人及与他共事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