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61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二)文学作品阅读。(12分)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节选)
马丽华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利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遥出很远。正是在后遥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病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头病,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一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素性哪几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小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彩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直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膀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央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辩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未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图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惟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和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棋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烟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
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⑧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堆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亮、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⑨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⑩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卢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卢,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在《藏北游历》中,作者写道:“最艰苦的历程成了最诗意的体验。”请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细致阅读选文第⑦段,品味其语言的妙处,选择两个角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13.游记既描绘所见,更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选段中,作者书写了哪两方面的感受?请简明概括并简述其作用。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8.(14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在周庄听评弹
刘季
(1)仿佛早就有了的一种心灵期待,秋日午后站在周庄的青石板小路上,人来人往,游客们在水墨画般的小镇风景里徜徉。惟我怅然着,为何?我在等待,说等待不如说渴望,相逢靠缘。正茫然、正焦虑,一声琵琶和三弦伴着软软的、嗲嗲的女声“叫一声小红娘”﹣﹣﹣一阵心悸
(2)在嘈杂的街市上、在五彩缤纷的人流中,这声音流水一样穿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