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80字。

  语言表达得体
  年    级 高三 学    科 语文 版    本 人教版
  容标题 高考第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得体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容:
  得体
  二. 知识讲解:
  所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既要考虑说话者自己的身份、地位、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者的诸多情况,并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作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运用语言得体,应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1. 注意说话情境(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例:对下列两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2)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A.(1)(2)代词使用均没毛病。
  B.(1)(2)代词使用均有毛病。
  C.(1)代词使用有毛病,(2)代词使用没有毛病。
  D.(1)代词使用没有毛病,(2)代词使用有毛病。
  答案:A
  分析:(1)用“我们”体现了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造成一种亲切、诚恳的交谈氛围。否则就为训斥口气了。(2)用“人家”能体现出关系亲近的语气,用“我”则关系生疏了。
  2. 注意说话对象。要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爱好禁忌等等。(对失意人不说得意的话,对有缺陷的人不说令人忌讳的话,对长辈莫大模大样,对方彬彬有礼,要客气文雅;对方蛮不讲理,则要据理力争,决不低三下四。)
  例:人口普查时,对方是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一人问:“您有配偶吗?”
  另一人问:“您有老伴没有?”  效果自然不同。
  又如:国共谈判期间,国民党代表说与共产党代表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总理马上反诘道:“对,牛弹琴!”
  3. 注意尊称、谦称、习惯用语的使用。
  在称呼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如: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嫒”。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多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称自己的家属,比自己小的作“舍”字,如:称自己的弟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这就叫:“家”大“舍”小“令”外人。
  另外,称呼已经死去的人的时候,多用“先”字冠首。
  此外,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语也应关注是: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