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703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⑴请按照题号顺序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另附的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此试题卷上答题无效。⑵考试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悲剧心理学》的开头,朱光潜提到了这样的一番对话:波斯王泽克西斯在看到自己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希腊进攻时,向自己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
  他的叔父回答:“然而人生中还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人生固然短暂,但无论在这大军之中或在别的地方,都找不出一个人真正幸福得从来不会感到,而且是不止一次地感到,活着还不如死去。灾难会降临到我们头上,疾病会时时困扰我们,使短暂的生命似乎也漫长难挨了。”这段让人心灰意冷的对话揭示了人类面临的两个普遍性的问题:人生短暂和生活的没有意义。就前一个问题而言,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和波斯王同样的感慨。
  《红楼梦》中,贾宝玉听了《葬花吟》,不觉恸倒在山坡上,“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即黛玉终归无可寻觅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人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读来似乎更加刻骨铭心。
  但如果这短暂的人生充满意义,总算是一个有益的弥补,让人们觉得值得度过。因此,泼斯王叔父所表达的人生的缺乏意义,让生命的悲剧性更加彻底。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以金陵十二钗为例,李纨相信理,秦可卿沉醉于情,王熙凤痴迷于权力和财富,薛宝钗关心的是仕途经济,史湘云想把握当下的美好,妙玉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林黛玉执着于纯粹的情感。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落空。《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当然,毁灭之后,作者仍然提供了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就是空门。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被视为觉悟的出口不过是另一种毁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
  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无论是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还是杀死一双儿女的美狄亚,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着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间世里内在于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无一例外把罗密欧、朱丽叶、奥赛罗和安东尼等主人公带入死亡。比较起来,《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的作品。
  (摘编自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光潜在文中引用波斯王泽克西斯的话阐述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B. 庄子认为人生短暂,陈子昂则认为人生充满孤寂,作者对此也是区别对待。
  C. 充满意义是对人生有益的弥补,尽管十分短暂,也会让人们觉得值得度过。
  D. 《红楼梦》与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有所差别,但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同。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红楼梦》宝玉听《葬花吟》并恸倒在山坡上后的一段话,主要是诠释生命流逝、人生短暂带来的悲凉。
  B. 文章以金陵十二钗为例,论证《红楼梦》描述的毁灭,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的毁灭,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的毁灭。
  C. 本文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正反论证等多种论证法,论证具有逻辑性,很好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D. 文章末尾一段进一步指出,不幸和死亡是构成悲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而最早的古希腊悲剧则充满了崇高的意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生虽然短暂,但无论在哪个地方、任何一个人,如果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那么即使短暂的生命也可能漫长难挨。
  B. 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因为只有如此,价值的毁灭才能构成真正的悲剧。
  C.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认同的价值不同,选择的生活不同,但她们每个人所追求的价值和生活最后尽都落空。
  D. 《红楼梦》中的毁灭,在某种意义上是彻底的毁灭,因此《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阐述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错误,引用波斯王泽克西斯的话是引出作者要论证的观点,即引出作者讨论人生短暂的认识。
  B.“陈子昂则认为人生充满孤寂”错,由原文“就前一个问题而言,庄子……陈子昂……表达了和波斯王同样的感慨”可知,陈子昂的认识与庄子相同。
  D.“但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同”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为“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的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经过8年持续努力,我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这个过程中,中国积累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经验做法,包括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凸显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彰显了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