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60字。

  古诗阅读专题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5.(6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甲】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乙】点绛唇??有怀苏州
  吴文英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1)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鸿“惊起”“有恨”“拣尽寒枝不肯栖”,独宿荒冷沙洲,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B.“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见月兴怀
  C.“一枕啼秋雨”抒写梦醒后的伤感,泪水像秋雨一般湿透了枕头,比喻贴切新奇。
  D.“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词人回忆梦中场景:身在苏州看雁飞过秋天的青山。
  (2)小吴:我发现这两首词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都有鸿雁、月亮等意象,环境也都给人以清冷之感。但是我觉得情感却有所不同:①   
  小苏:不错,不仅情感不同,抒情方式也有不同:②   
  【分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点绛唇??有怀苏州》是一首怀人之作,以时空人事的变化,来反衬词人对苏州的眷念之情始终不变。结构严密,语言自然流畅,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词运笔轻灵,颇见深情和远韵,是一首婉约深曲疏快的小词。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词作的理解与分析。
  ABC.正确;
  D.有误,不是梦中的场景。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阅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诗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又以象征手法,通过鸿的选求宿处,表达作者不愿随波逐流的个性,和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点绛唇??有怀苏州》“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一韵,正面抒写怀恋苏州。“可惜”二字,既怀恋又后悔,感叹自己住在苏州,情溢于词,见出其眷恋苏州之情,何其之深也。
  答案:
  (1)D
  (2)①《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点绛唇??有怀苏州》表达了作者想回苏州却不能如愿的遗馆怅惘或对苏州的思念脊恋。②《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主要运用托物写怀(或托物言志)的手法,《点绛唇??有怀苏州》主要是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