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20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5分)
  [材料一]
  我国空间站的主要定位就是国家未来的空间实验室。主要是为了解决人类长期在空间飞行的关键技术。除此以外,空间站的技术应用还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要将航天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依靠新的科学发现,航天技术或许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另一个方向是通过空间站积累探索太空的经验。目前人类长期太空飞行的记录是俄罗斯人创造的——437天。对一名航天员来说,这个时间比较长。但是,对于去火星来讲,400多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研究、解决很多科学问题。空间站后续还担负很多重要的任务。
  [材料二]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      
  2018年8月,NASA宣称要用195亿美元在2033年将人类送上火星。但这将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之旅--先不说火星上是否存在不明的危险,抵达火星需要200天左右,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也就无法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
  不只是火星,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也不友好。在月球上,一个穿着宇航服的人只能存活7小时,之后会因氧气不足而死亡;在温度介于零下170℃至430℃的水星,人大约只能支撑2分钟;在超高压强的其他星球如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人一秒钟都活不了。
  就算解决了在宇宙中的生存难题,人类也可能最终只得到一个“最糟的宇宙”。《三体》系列的第二部《黑暗森林》认为,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将很快被消灭,所以宇宙一片寂静。这个结论被中国读者称为“黑暗森林猜想”。
  再退一步说,即使人类顺利进入“太空大航海时代”、实现星际开拓大业,也要面对一个大问题:时间。试想,你坐上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踏上“寻找新家园”的奥德赛之旅,在漆黑寂静的太空中飞向一个遥远的目标。出发时,它花了2000年时间加速;路途中,它保持巡航速度行驶了3000年;快到目标星球时,它再用2000年减速。飞船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出生又死去,地球成为上古时代虚无飘渺的梦幻。人类为何还总想着逃离地球呢?
  现在,请重新认识一下地球给予我们的种种特权——磁场和天气层对太阳的双层防御、适温气候、一倍的大气压强、重力、食物遍地这些因素都刚刚好,你才能够不穿宇航服普普通通地过着每一天。
  [材料三]
  中国航天人大概是中国所有科学研究领域里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了。大家都知道登月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月兔”。另外,“嫦娥4号”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背顺利软着落的探测器,向全世界传回了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而那颗起到极其关键作用的中继通信卫星,居然叫“鹊桥”。真是浪漫得不像话啊!
  14.阅读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437天将是人类创造的最长太空飞行记录。
  B.目前将人类送上火星的航程仍是有去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