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20字。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7分)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郭震海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事物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侯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 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烫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风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钳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事物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节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抢占战斗地形等,都不能追求“速成”,应该尊崇基本的“匠心”。
  B. 第②段“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说明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
  C. 第④段写了两个事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阐明“工匠精神”对于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的重大意义。
  D. 一把日本武士刀打造要经过15个人花费半年时间全人工打造,每个刀匠每年的精力仅够打造12-20刀,在打造过程中如产废刀,宁愿销毁不卖,绝不以次充好。
  2. 阅读本文,请简要说说“匠心”的养成,须得有哪些要素?(3分)
  3. 结合生活实际,请你简要举一个不能贪求速成的事例。(2分)
  (二)(14分)
  善良的书店主人
  ①孩子就读的学校对面有一家书店,因为经常给孩子买书籍和学习资料,渐渐就和书店主人熟悉了,不买书的时候,也喜欢在这里等孩子放学。
  ②这个书店并不大,楼上楼下加起来不过三十平方米,三面靠墙的书架一直顶到天花板,中间一排书架,四周通道的宽度刚好够两个人错开身体。书店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都是高高瘦瘦的样子,无论买不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