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250字。

  2021届新高考
  高三二模考前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快速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家里老旧的手摇纺车,构造十分简单,有底座、转轮、摇柄和定子四部分组成,除了用金属制作定子,其余都是木质材料的。转轮和定子之间以绳弦连接,摇动手柄,驱动定子,即可纺出线来。
  每到棉花采收季节,母亲把采摘下来的棉花,捡了又捡,晒了又晒,弹好之后,又撕成一绺一绺的,搭上梃子,搓成棉穗。然后,用干净的包袱一兜,以备纺线时取用。纺好的线,母亲抽空络线,经过浆线、经线,土法染成红、黄、蓝三种颜色。多道工序过后,就上机织布。织布机就是《木兰辞》里“唧唧复唧唧”的那种,“砰砰”的机杼声和梭子欢快的“呱嗒”声,和谐而有节奏。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常常在我面前纺线。母亲自然地坐在纺车前,右手转动摇柄,左手捏着棉穗,向左后上方缓缓抽动,然后,再向前送出,往复之间,棉线就缠绕在定子上了。母亲的身影和纺车转动的影像,被煤油灯光照射在老屋的墙上,是一幅流动的画。多少次深夜醒来,那“吱扭吱扭,嗡……嗡……”,“吱扭吱扭,嗡……嗡……”的纺车声,就萦绕在耳畔,好像一首催眠曲,使我心境安静,很快就再入梦乡。
  18.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引用《木兰辞》中的诗句,引发读者的想象,穿越时空,令人回味。
  B.拟声词的使用,调动了读者的感观,令人仿佛置身于母亲织布的现场。
  C.运用夸张手法,把机杼和梭子写得活灵活现,突出了母亲技艺高超。
  D.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语言表达自然准确,饱含深情,意蕴深厚。
  19.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吱扭吱扭,嗡……嗡……”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随着跨省旅游的恢复,人们纷纷憧憬出门旅游休闲,或走进山林,或驰骋草原,或畅游大海……
  B.一阵雨过后,天边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色彩明艳的蒙古包如同一朵朵娇艳的鲜花绽放在翠绿的草原上……
  C.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描写了贴春联过春节的情景。
  D.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有一种说法:故宫的屋顶,看上去特别光洁,鸟儿不会在上面排泄,是因为_①_。琉璃瓦反光且特别光滑,加之屋顶是斜的,鸟在上面站不住,无法在上面排泄。但是,包括故宫在内的古建筑在设计屋顶时,真的有防止鸟类停留排泄的考量吗?对此,有人进行了一番求证。
  故宫古建筑包括屋顶的设计,其根本目的是突出皇权。黄色是皇权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