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570字。

  江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 (3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目前仅次于美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占全球票房的比重为13%,2005年到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平均每年为30%以上,2014年票房实现近300亿元,比2013年增长36%;截至今年4月,每天新增27.8块电影放映银幕。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市场潜力仍旧巨大。法国中国电影节中方主席、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说,法国平均每人每年观看3部电影,而中国的这一数字仅为0.6。
  无论是追求艺术、启用国际化宣传方式还是直接体现其文化产品属性,中国电影迈向国际影坛的脚步从未停歇过,虽然无论在艺术成就还是电影票房领域上都在国际上有所收获,但中国电影作为一个整体产业,“走出去”仍处在初级阶段。
  日前在法国启动的中国电影节吸引了一大批爱好中国电影的观众走进影院,不少法国影迷表示,他们喜欢看中国电影,但在法国很难看到各种类型的中国电影。近年来,中国电影真正走上法国院线的数量屈指可数,《神探狄仁杰》《桃姐》《赤壁》是中国电影的杰出作品,在法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却也只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小小零头。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8月《中国电影国际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材料二:
  在美国“文化之旅”网站,有一篇文章《去中国旅游前必看的8部电影》,列举了如《霸王别姬》《饮食男女》《十七岁的单车》《图雅的婚事》等影片。文章写道:“镜头追随着这个国家,见证了她的斗争、胜利,见证了她的变迁、发展。在去中国之前,有必要看一下这8部电影,与这个国家的多面性、文化的复杂性、独特的幽默感、悲剧、爱情和美,做一个亲密的、内部的接触。”
  影视,从来不只是影视制作者和爱好者的事,它作为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交流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曾经,中国的影视作品主要输入到第三世界,比如东南亚、非洲、拉美和东欧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中国影片逐渐成为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常客,中国电视节目也大量出口到更多、更远的地方,也正是这一时期,中国电视剧制作史上诸多经典之作诞生了。欧美国家对中国影视的认知急速提升。在美国著名电影评分网站IMDB的“一生必看百部影片:现代经典篇”榜单上,有多达7部中国电影上榜,且题材多样,包括《辣手神探》《超级警察》《卧虎藏龙》《大红灯笼高高挂》《重庆森林》《一一》《花样年华》,当然,真正与国际接轨的时代,始于21世纪初,中国电影、电视业与国际发行体系衔接,而流媒体的兴起更使得中国电视节目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海外观众接触到。不过,中国影视剧的海外热播,目前仍然以流行网剧为主,这自然和中国网络文剧的双生花墙内墙外同时绽放有关。
  中国影视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一方面,我们的许多新鲜影视几乎能同步地为海外所知,并且往往能够引起较大反响——如《人民的名义》《长安十二时辰》等。但另一方面,推往海外的作品,经典篇目却不够多,而许多今日在国内已经“封神”的作品,海外却并不知情,即便有感兴趣的观众去寻找,也难觅踪影。显然,很有必要对经典影视的修复以及国际化做更多的工作。经典中国影视走向海外,撒播“中国味道”,把中国精神渗入到好看的故事中,把好看的故事用别人懂得的语言讲出来,这些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达到的,需要举全国之力。今天的中国影视走出国门,也有必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塑造经典,一方面继续推广经典,让新酒多成佳酿,让“陈酿”为更多人品尝。
  (选自“中国青年网”,2020年9月《中国影视的国际化之路》)
  材料三:
  国产影视文化创作需要找到自己的文化特性,挖掘并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层内涵,这是其立足于国际舞台的根本。我国的影视文化创作中不乏致力于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来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与精神寄托的作品,但往往过于追求时效而缺乏沉心创作,在演绎方式上存在模式化倾向。新时代急需故事生动、形象鲜明、艺术效果好、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如何才能在影视文化作品中体现中国独特的文化气息,增强国产影视文化作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值得我们深思。
  独特的文化气息须与意识形态密切关联,意识形态的竞争已经通过影视文化产品表露无遗。一方面,被赋予独特文化气息的国产影视作品,一定要吸引住青少年观众,因为青少年观众是当下影视文化作品消费的“生力军”。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运用影视文化推行其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观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文化艺术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表达,以此吸引青少年的观赏兴趣。这样才能在创造相应社会经济价值的同时,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全球化本应是一个互相融合、互相取长补短的过程,但一方影视文化产品连年贸易逆差,势必对该国的文化安全产生极大威胁。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内在精神追求支撑着这个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涵养,这种优势必须体现到以影视文化作品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艺术创作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出去。中国影视文化创作必须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才能在文化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才能在文化全球化中奉献出自己优秀的文化基因。国产影视文化创作要想拥有独特的文化气息,绝不能舍近求远、“东施效颦”,必须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探寻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在影视文化创作中大力彰显中国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作为整体产业,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仍处在初级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走上院线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外国影迷的普遍喜爱。
  B.电影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国外观众对中国的了解,直到21世纪,中国影视才真正与国际接轨并诞生一批经典作品。
  C.当前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经典作品数量不多,其原因并不完全在于作品本身,中国影视的国际化需要我们在多方面共同努力。
  D.我们的影视文化作品具备了独特的文化气息,就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与精神寄托,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中国电影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但要“走出去”仍然充满挑战,需要打破单一的类型模式,输出更多经典的影视作品。
  B.20世纪末,更多、更远的国外地区开始引进中国电视节目,因而催生了大量的电视剧经典作品,有效促进了欧美国家对中国影视的认知。
  C.国产影视作品的创作不能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还应考虑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以引导青少年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中国影视国际化带来了新机遇,当下部分流行网剧在海外的热播,与现阶段我国网络文剧的同时发展相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做法不利于国产影视作品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一项是(   )(3分)
  A.《我和我的家乡》通过五个故事单元,讲述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展示脱贫攻坚成果。
  B.《士兵突击》讲述农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许三多的成长历程,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兵。
  C.《封神传奇》利用好莱坞影片的视效元素,借鉴西方魔幻风讲述东方神话故事,颠覆原著情节,呈现视觉盛宴。
  D.《琅琊榜》把中国士大夫文化用视觉化的语言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虚拟的历史中纵横驰骋却又不失历史的厚重。
  4.根据材料相关内容,概括我国影视文化作品如何在意识形态的较量中发挥积极作用。(5分)
  5.上述三则材料内容都与中国影视的国际化相关,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请根据材料,概括其各自的侧重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