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050字。

  古代诗歌阅读--表达技巧的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霁①  夜
  孔平仲②
  寂历③帘栊④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③寂历:寂静冷清。④帘栊:窗帘和窗牖。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古人有悲秋之传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如李白之称“秋兴逸”,这首诗在意境塑造和情感传达上也有“秋兴逸”的意味。
  B.诗篇以“秋兴”为主题,但不作空泛议论,诗人匠心独运,将过去现在、室内室外的诸种景物融为一体。尤其注意捕捉具体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感受。
  C.最先触发作者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人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月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这是倒叙的手法。
  D.作者选取描写了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等典型意象表现“秋兴”。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明暗的起伏变化成为本诗的诗脉。
  2.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在于一个“清”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清”的。 (6分)
  答:                                     
  二、(2021•云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3、4题。(9分)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①
  四时佳兴(春)
  元•钟嗣成
  梅花漏泄阳和信,才残腊又新春。东风北岸冰消尽。元夜过,社日临,中和近。
  天气氤氲,花柳精神。驾香轮,驰玉勒,醉游人。清明过了,飞絮纷纷。隔孤村,闻杜宇,怨东君。叹芳辰,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尘。寂寂落花伤暮景,萋萋芳草怕黄昏。
  【注】①【南吕】骂玉郞过感皇恩采茶歌:这是“南吕”中较为常见的带过曲,即用同属“南吕”,宫调的三个曲牌《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组成一曲。
  3.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梅花漏泄阳和信”与“梅柳渡江春”的“梅”一样,都是预报春天来临的信使。
  B.残腊、新春相续,元夜、社日、中和、清明又接连而来,暗示了春天脚步的匆匆。
  C.“香轮”代车子,“玉勒”指坐骑,香车宝马,车水马龙,呈现出游春的热闹场景。
  D.曲中春景美丽,游人陶醉,处处洋溢着轻松愉悦之情,与题目中的“佳兴”呼应。
  4.本曲完整而生动呈现了春天来了又去的这一个过程,诗人是如何呈现的?请结合全曲做简要分析。(6分)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