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12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福建省三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软萩粑
  李骏
  软萩这种植物,在我们南方常见,不属于贵族。但它的生命力强,好像大地只要有沙土 泥地,稍微有点雨露滋润,就能静静生长。像红安老乡一样,既不夸张,也不张扬。它的颜 色不算艳丽,但也一眼可以入目,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穿了一件淡青色的衣裳,也有着掩
  饰不住的美丽。
  软萩的成长期似乎非常长。春天一过,它悄然生长,就像大别山中无数普通的生命一样。 它们安于现状,既不奢望外面的大富大贵,也不自贱于乡间小路的曲折。你看它,它不语;
  你不看它,它一样向往阳光。
  置身于无限生长的各类杂草里,外地人看不到软萩的光华。就如你今天怎么去看湖北省 红安县,它在中国博大的版图上也仅是一个普通的县。但偏偏就是这个曾经只有四十八万人 的小县,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和两百多个将军。无数人啊,他们执着于自己的天地,孜孜以 求之。这里的人不惹事,也不怕事。但他们如果惹事,那一定是天大的事。你过你自认为美 好的日子罢了,无须非要来观照别人的生活。每个人的日子,都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关。所
  以,这里有人进,有人出,还有人,永远只是思念却不回来。如我。
  记忆里,母亲总是带着我们,到田野里去采集软萩。我们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采。母 亲总是采其枝叶,留下其根。而我们却总是连根拔起。母亲说,留点根让它明年再长,不能 贪多,不然明年就不茂盛。母亲的声音,在田野里温柔无比,那时候阳光高照,虽然我们一 无所有,但有了她的声音,整个世界便在身边,已经觉得足够。采摘回来,自然要清洗。洗 过之后,还要拿到一种叫“臼”的公用物上去舂。那臼利用的是杠杆原理,把粮食砸碎。
  软荻鲜艳的身子,在臼里,慢慢变成水汁般的菜泥。可怜的灰姑娘,虽不起眼地艳丽-- 时,却最后将生命奉献成了人类的乳汁。一切的植物与食物,都是上苍的恩赐,所以大地才 生生不息。
  软荻舂得差不多了,母亲通常是拿糯米放在菜泥里,继续舂。最后,软荻与米一起“抱 团取暖”,成为面团。
  记得那时的春天,油菜花开得鲜艳,悠长的梅雨季节还未到来,空气清新。大地丰饶, 人间却经常是一穷二白。软荻粑,便成为那个时代最受人们欢迎的食物。
  和好了面,就是煎了,偶尔乡间也有蒸的。但蒸的没有煎的味道好。日子稍好一点,才 用油煎,那时食用油的金贵,我儿子这一代甚至包括我老婆这一代城市人体会不到,只有像 我这样经历了乡间最匮乏食物的一代,才懂得有油吃的滋味。所以今天,我珍惜一切食物, 虽不像西方人那样在餐前感谢上帝,画个十字,但也是非常虔诚的,绝不暴殄天物。
  经过了舂、揉、煎,软荻粑就要出锅了。这时香味四溢开来,淡蓝色的软荻粑,已吸引 了我们全部的视线。
  软荻粑不是公主,它甚至连灰姑娘都算不上,但一样得到了大家的欢喜。过去穷时喜欢 吃,后来大家富起来了还是喜欢吃。许多在外的人,回到家乡,能吃上一口软荻粑,那是相 当满足的。
  有一年,我忘了是哪位故乡人给我带了几个,我儿子看着这颜色,皱着眉嘟着嘴,不吃。我老婆也耸耸肩觉得怪怪的,不吃。我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吃一口还闭着眼睛,慢慢地品 尝。在儿子与老婆眼里,我似乎是一个外星人。
  的确,我与他们原来不识,后来也就成了亲人,这是命。就像软荻,与米虽是同类,原 来也不相识,却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再如原来的同学们,在自各自的奋斗中也好多年都失 去了联系,但今天通过微信,世界成为一体,我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比过去更像一家人。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软荻谓清明菜,调中益气,正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可惜,吃软荻粑,在今天,已成为一种念想。
  母亲于2003年离开了我们,老家便慢慢成为记忆。虽然老屋还在,但我们从此只是像过客偶尔光临。乡亲们还在,只是个个在时光中慢慢变老。姐姐后来嫁人,生了两个孩子,都在县城上学,直到都考上大学,他们也很少回乡下,软荻粑的故事,在他们眼里都是明日黄花。只有我,似乎还在固执地坚守着某些东西。
  那是当年与今天,我们能吃上软荻粑的幸福。
  选自《散文》2019年第12期,有删改)
  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软荻的颜色不艳丽,外地人看不到它的光华,但只要有沙土或泥地就能在杂草里静静生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B.文章通过叙写红安县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和两百多位将军这一事实,是为了体现软荻朴素之中具有执着的特性。
  C.大地之所以生生不息,得益于上苍的恩赐。春天里,母亲只采软萩枝叶而留下其根,反映她尊重自然的生活理念。
  D.我吃软萩粑时闭眼享受,而儿子、老婆对软荻粑的态度与我截然不同,这一细节对比,突出了城市与乡村隔膜之大。
  7.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软荻在作者心中从“美丽的少女”到“可怜的灰姑娘”,两处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软萩在生长、制作过程中外观的变化。
  B.作者把自己在享用食物时“绝不暴殄天物”和西方人“在餐前感谢上帝,醉个十宁”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食物的虔诚与珍惜。
  C.文章结尾通过“母亲于2003年离开了我们”“老屋还在”的相关叙写,流露出物是人非和不能再吃到母亲的软萩粑的感伤之情。
  D.文章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语言简洁、疏淡,托物思人,字里行问饱含深情,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8.结合文本,分析文章引用《本草纲目》对软萩解说的作用。(4分)
  9.文章是如何以“软萩”为依托叙事抒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鱼的故事    张炜
  父亲被叫到海上拉鱼了。我觉得有趣,沿着父亲的足迹,去海上看那些拉大网的人。
  海上没有浪,几个人把小船摇进去。随着小船往海里驶,船上的人就抛下一张大网,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网漂。小船兜一个圈子靠岸,剩下的事儿就是拽住大网往上拖,费劲地拖。这就是“拉大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