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7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南开区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学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宽宥(yǒu) 隧洞(suì) 战战兢兢(jīng)
B. 洋溢(yì) 褴褛(1ǎn) 如坐针毡(zhān)
C. 惊骇(hài) 朴刀(pō) 喏喏连声(ruò)
D. 锱铢(zī) 桑梓(zǐ) 箪食壶浆(dān)
【答案】D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只要有一只风筝,就能满足一个孩子所有的快乐。高天上的风筝;舞步________,伴着风儿轻点足尖。地上的人,看悠悠流云游走,看________的风筝渐渐高去。看得久了,有一种感觉________:是风筝在飞,也是自己在飞。
A. 翩翩 摇曳 油然而生 B. 翩翩 摇摆 不期而至
C. 姗姗 摇曳 不期而至 D. 姗姗 摇摆 油然而生
【答案】A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大连达沃斯年会的“大连之夜”文化晚宴,将于7月1日晚在大连东港商务区音乐喷泉广场举办。
②晚宴在以往基础上,将增添了许多新元素。
③声光电、海陆空多维营造的氛围,会让晚宴浪漫色彩十足;京剧、民族舞蹈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节目,会让晚宴传统文化气息十足。
④在晚宴上,嘉宾还可以佩戴高级VR头显一体机眼镜观看宣传片《全景看大连》。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答案】B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历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A. , 。 ; B. 。 ; ; ;
C. 、 : 、 、 D. 。 : 、 ;
【答案】D
5. 下面对《水调歌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对明月的赞美之情,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心理变化。
C. 下片开头写月光的流转,引出第二次问月,情感幽深编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为议论,情感变为通透、豁达。
D.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仰天长叹,代替世人发出美好的祝愿,感情热烈而奔放。
【答案】B
阅读《北冰洋的“无冰之夏”》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冰洋的“无冰之夏”
叶盛
①科学家近期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北冰洋很可能在2034年迎来一个“无冰之夏”。
②北极海冰不是一成不变的。北极海冰在一年中会发生动态变化:夏季持续融化,在9月前后达到最小面积;冬季持续结冻,在3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近几十年来,由于北极地区气温持续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积随之持续减少。
③研究表明,北极海冰在持续减少。以海冰年龄为例,1988年25%左右的北极海冰持续冻结4年以上,2013年这个比例降到了7%。在过去60年里,北极海冰的厚度也在变薄。通过卫星观测,1979年至2000年,北极夏季最小海冰范围平均为670万平方千米。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数值在2012年达到最低,只有近334万平方千米,又减少了一半左右。
④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是在北极海冰上换气或休息的海豹,而北极熊在水下的活动能力远远不及海豹。因此,海冰减少严重影响到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导致其种群近几十年来锐减。北极海冰减少还导致了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显著降低。这种盐度的显着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
⑤北极海冰减少,还会影响全球气候。由于液态水比冰的热容量更大,北冰洋一旦在夏天失去海冰的覆盖,就会吸收并存储更多的热量,从洋流和大气循环等多个方面扰乱现有的气候状态。
⑥北极上空极低温的气团被一圈极地高速环流围绕着,不会轻易扩散。有研究发现,海冰的消失会削弱这圈极地高速环流,导致北极的低温气团向低纬度地区扩散。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