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720字。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
  1.(8分)补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海内存知己,              。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             。
  (5)《卖炭翁》中写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倾注诗人的无限同情,催人泪下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           。
  2.(4分)古诗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B.“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为盗贼”相呼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也愿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的疾苦,也体现了诗人一种博大的胸怀。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12分)古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
  ①男有分          ②人生而有欲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为公   不足为外人道也
  B.温故而知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是谓大同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废疾者皆有所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②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4)甲文首先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接着具体阐述       ,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              
  (5)结合甲文,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理解,并说说今后应怎么做。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4.(8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姆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八岁男孩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但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