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10字。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观”“极”“或”“以”“然则”等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情境导入】
同学们,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俗话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看看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文章来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朗读节奏。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3.请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
1.滕(Ténɡ) 谪守(zhé) 衔(xián)
骚人(sāo) 淫雨(yín) 霏霏(fēi)
樯倾(qiánɡ) 楫摧(jí) 冥冥(mínɡ)
谗(chán) 波澜(lán) 芷(zhǐ)
汀兰(tīnɡ) 郁郁(yù) 神怡(yí)
偕忘(xié) 嗟夫(jiē) 朝晖(huī)
潜形(qián) 皓月(hào)
朗读点拨:本文骈散结合,朗读时应注意节奏。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略。
3.全文共5段,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第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第5段):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最后交代了作记的具体时间。
二、深入探究——理解文意
1.研读第一部分。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说明他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宽广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2)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进行详细描绘,原因是什么?
明确:第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