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080字。

  北京市顺义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某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序列活动之“书法在我身边”,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书法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加工创造的艺术,正确书写汉字是学习书法的基础。选择下列选项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将其中两个错字用楷书字体修改在横线上。(4分)
  A.教诲 婆娑 振聋发聩 一丝不苟
  B.蹒跚 镌刻 生于忧患 春寒料峭
  C.崎岖 慰勉 自出新裁 合颜悦色
  D.彰显 遒劲 惟妙惟肖 络绎不绝
  错误的一项是        (填选项) 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自出新裁”中的“新”应改为“心”,“合颜悦色”中的“合”应改为“和”。
  故选:C。
  【点评】汉字辨析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辨别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2.阅读下面一段关于书法知识的介绍,回答以下各题。(5分)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东方艺术的代表。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甲】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乙】毋庸置疑,中国书法植根于中国文化,①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形成的要素是汉字、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传统文化元素。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秦统一后,小篆成为官方文字,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②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弧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写。于是,③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隶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人们在使用文字时,总是希望文字好认一些,写得简便一些,尤其在事务急迫繁忙之时更是如此。④在由篆到隶的演化中,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草书便产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发展中行书字体也随着草体、楷体完全成熟。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国粹           毋庸置疑     
  (2)【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处填入逗号和前引号 【乙】处填后引号和句号
  B.【甲】处填冒号和前引号 【乙】处填句号和后引号
  C.【甲】处填冒号和前引号 【乙】处填后引号和句号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句中的“它”是句子的主语,是代指前文说的中国书法,本句是介绍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B.第②句中“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弧线、结构复杂”是句子的定语成分,用来修饰宾语核心词“特点”。
  C.第③句的主干是“隶书应运而生”。
  D.第④句中“在由篆到隶的演化中”和“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是句子的补语成分,用以补充说明草书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分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国粹”读作“guó cuì”,“毋庸置疑”读作“wú yōng zhì yí”。可据此回答。
  (2)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这一句是完全引用别人的话,甲处应依次是冒号和前引号,乙处应是句号在前,后引号在后。
  故选:B。
  (3)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3.书迹是一个书家性格、气质、志趣和情感的外在表现,请你欣赏下面三大行书,体会书法家的精神。回答以下各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