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70字。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单元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
  (1) (2) (3) (4) (5) (6)
  得分
  一、积累运用(16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2)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人京使》)
  (3)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唧唧复唧唧,                     。(《木兰诗》)
  (5)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孙权劝学》)
  (6)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7)《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                        ,
  。
  2.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作为新演员,他做到了不耻下问,一遍遍去问导演和前辈:我这样演可以吗?
  B.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黑士??硒都”为主题的美食节开幕在即,绿化市政府号召市民做好招待八方来客。
  D. 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níng ① (A.凝B.拧)聚力。爱祖国,就是爱         ,就是爱         就是爱        。《黄河颂》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歌颂中华民族甲(A.顽强B.坚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土地的誓言》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丧 ② (A. sāng  B.sàng)的故乡昔日的美丽、 乙 (A.丰富B.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
  (1)为文中①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                    ②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祖国的历史、文化            ②祖国的山川、人民
  ③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①②③          D. ③②①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4分)
  春夜洛城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 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古人离别常以柳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这首诗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B. 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D. 诗中“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愉悦心情。
  5. 分析诗歌首句中的“暗”字的何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11分)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可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义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6. 解释加点词语。(4分)
  (1)【益】①长而益精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2)【市】①市鞍马,代父从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