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40字。
文本对应练(五)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要和谐必有诚。
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 ),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却是一无所获。不难想象,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诚,交流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做事时就会“未肯全抛一片心”。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
①____,还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诚是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可以延伸和谐之路。原本和谐的关系,不靠真诚维系,结果和谐也会丧失。蔺相如与廉颇( ),和谐共处,齐心协力辅佐赵王,而在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后两人关系产生裂痕,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使“将相和”的佳话( )。当前,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毒奶粉”“地沟油”等缺乏诚信的事件的出现,危害到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没有诚信作为保障,社会和谐很难长久维系。
②____。那些表面的和谐,禁不住诚的检验,在诚的面前就会原形毕露。孙、刘联盟这个因利益建立起来的假和谐,不就在关羽被杀之后而( )了吗?
要和谐必有诚。要想诚满天下,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对违约诈骗的,就要靠制度约束,靠法律制裁,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
有了诚,和谐才能维系;有了诚,和谐才能经受住考验;有了诚,和谐才能长久。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缘木求鱼 文武双全 如雷贯耳 烟消云散
B.缘木求鱼 一文一武 千古流传 烟消云散
C.临渊羡鱼 一文一武 如雷贯耳 不了了之
D.临渊羡鱼 文武双全 千古流传 不了了之
B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结合“离开诚谈和谐”分析,应用“缘木求鱼”。一文一武:指两个人,一个是文人,一个是习武的。文武双全:文才与武才两者兼备。一般指一个人。结合“蔺相如与廉颇”分析,应用“一文一武”。千古流传:永远流传于后世。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语境说的是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使“将相和”的佳话永传后世,应用“千古流传”。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消失净尽。不了了之: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语境说的是假和谐在关羽被杀之后消失净尽,应用“烟消云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诚是维系和谐,使和谐经受住考验、变得长久的重要手段。”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类试题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和词语运用的角度等方面来分析。如修辞上,可结合具体修辞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词语运用上,可以主要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一些带感情的词语,体会句子的含意。本题原文连用三个“有了诚”,构成排比,且“有了诚”单独成句,使句式整齐,气势更强,强调了“诚”对和谐的巨大作用;从表意角度看,若改为“诚是……的重要手段”和后文的“如此”衔接不够连贯。
[答案] ①原文句式整齐,每句“有了诚”单独成句,构成排比,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且气势更强;②原文的表述和后文的“如此”语意衔接更连贯。
3.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