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10字。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课《长征胜利万岁》学案
  1.鉴赏文中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文章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来表达感受的写法,感受真实的历史氛围,鉴赏文章言近旨远、雅俗共赏的语言特点。
  3.探讨长征的意义,思考文中“插曲”的意义,领悟对敌政治工作以及革命的人道主义在战争中的作用与力量。   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战场是残酷的,有枪林弹雨,朝不虑夕。《长征胜利万岁》讲述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大战中的插曲》讲述了别样的战时生活,没有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通过杨成武、聂荣臻两位将军的回忆录,一起走进那个时代吧!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蓝盈盈(yínɡ)   窑洞(yáo)    衷肠(zhōnɡ)
  迂回(yū)   慰问(wèi)   爽快(shuǎnɡ)
  骤然(zhòu)   寒噤(jìn)
  二、辨析下列词语,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惦念•惦记
  [辨词] 两者都有“思念”的意思。“惦念”更倾向思念,更为深刻,多用作惦念某人。而“惦记”是心里想着这件事,多用在某件事上。
  [运用] (1)陆游一生仕途不顺,临终前却还惦念着国家安危。
  (2)从心理上讲,如果一个人总是惦记未完成的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负担,由此影响睡眠。
  2.消瘦•瘦削
  [辨词] 两者都可以用来指人瘦。“消瘦”侧重于瘦的过程,一般指在短时间内体重下降;“瘦削”表示状态,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运用] (1)他戴着浅色棒球帽,身穿黑色T恤露面,对比以往仿佛消瘦了许多。
  (2)再看那小子时,却是生得骨瘦如柴,脸上更是异常瘦削。
  3.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辨词] 两者都有“来来往往”的意思。“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一般只形容人。“络绎不绝”往来不断,前后相接。
  [运用] (1)现场人流涌动,熙熙攘攘,几乎所有摊位前都排起长队,来宾们争相品尝中国美食。
  (2)马路绿化带中就有大片的小菊花,公园外面也摆放了很多菊花,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水泄不通。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我们一纵队四大队担负着迂回敌人左侧,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也都进入各自的伏击阵地。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在“迂回敌人左侧”后加“的任务”。
  杨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中共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杨成武于1929年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