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400字,答案扫描。

  江西省赣抚吉名校2022届高三联合考试
  语文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倡导、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发起下,“科学与艺术委员会”成立了。该委员会以科学与艺术融合、推动科学与艺术繁荣发展为使命,得到了科学家、艺术家的大力支持和响应。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顶重逢。古希腊艺术家根据数的规律,赋予艺术品比例上美的和谐。例如,黄金分割比例是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的基石,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将其体现为光影、焦点透视、人体解剖学等科学原理和写实技法,从达•芬奇的许多机械发明手稿中就能看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影子。无论是科学教育领域所提倡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理念,还是艺术领域对艺术和技术结合的诸多尝试,都是在同源中寻找更多交叉与融合的可能性。
  在科学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实践与尝试。尤其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积极开展基于真实情境下的科学与艺术融合的体验,从审美和艺术层面扩大科学教育的影响。如上海科技馆联合多家博物馆、高校科研院,共同主办了科技文化展之“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展,不仅呈现了青花瓷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艺术鉴赏等,也关注了青花瓷制瓷与科学研究的发展,为公众呈现了科学与艺术交融的“青花盛宴”。中国科技大学梁琰老师拍摄的《美丽化学》视频,从艺术角度阐释科学之美,让更多孩子爱上化学。一些艺术家与科学家合作,把气象数据改编成乐谱进行表演,用艺术的方法呼吁人们关注气候变化。
  要融合、普及,更要加大投入支持。近几年国家对各类博物馆的投入力度很大,但是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和人才培养尚未跟上。当前博物馆教育进行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最大瓶颈是缺少一批既能准确传递知识,又能跨界融合、引导公众去动手、理解和体悟的教育人员。因此,相关部门首先要加大对博物馆教育人员、展示设计人员的培训、培养,帮助他们打破科学与艺术之间思维惯性的屏障;其次,博物馆要积极争取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各种跨界合作,打开博物馆教育的新视野;最后,博物馆应积极发展覆盖高端人才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弥补现有人才队伍的短板。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也让喜爱的人参与跨界的事。如,中国科学院的张双南教授除了讲授高能物理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科学方法与美学》课程,备受欢迎。博物馆应积极寻找这样的跨界科学家,用专业与热情弥补不足,放大长处。可以说,避免博物馆展示的同质化,尝试与艺术家、科学家和优质社会机构的跨界合作,不失为自然类博物馆展示创新的一大趋势。
  (摘编自宋娴《让科学与艺术跨界融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加速科学与艺术的交流融合,“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得以成立,其成立也广受好评。
  B.“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顶重逢”在文中实际指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一种融合、促进的关系。
  C.黄金分割比例、达•芬奇的机械发明手稿是科学教育领域提倡的教育理念的践行。
  D.博物馆要进行创新,可以让科学家与艺术家进行合作,并参与到博物馆教育服务工作中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以“科学与艺术委员会”成立引出论题,第二段举例阐释,三至五段论述解决方法与措施。
  B.第三段用青花瓷展、《美丽化学》视频等事例支撑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要进行实践与尝试的论点。
  C.文章第三至五段分三层来分析论述本文的中心论题——博物馆中的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思路清晰。
  D.文章的第五段提出观点后再用具体事例进行佐证,并为博物馆的发展指出了合理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博物馆缺失了开展实践尝试、培养专业人才等环节,就很难做到科学与艺术跨界融合。
  B.博物馆寻找跨界科学家,既能满足部分人才的兴趣,又能避免展示的同质化,并推动创新发展。
  C.国家为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加大了对博物馆的投人,博物馆也要抓住机遇加强人才培养。
  D.作者认为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有共通之处,应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促进共同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时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行动计划》),对今后3年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工作内容做出部署。
  覆盖范围更广,凸显数据生产要素。《行动计划》增加了“数据汇聚赋能行动”“技术能力提升行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不仅基本覆盖了各领域各行业,更凸显了数据等要素的重要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