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50字。
文本对应练(十八)
[基础运用层]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吏议逐客
逐客:驱逐在秦国做官任事的非秦国国籍之人
B.惠王用张仪之计
张仪之计:指张仪为秦制定的连横之计
C.遂散六国之从
六国之从:即六国服从秦国的政策
D.昔缪公求士
缪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C [C项,“六国之从”应为合纵政策,即六国联合对抗秦国。]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遂散六国之从
B.河海不择细流
C.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D.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D [A项,“从”同“纵”;B项,“择”同“释”;C项,“藉”同“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损民以益仇
B.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②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C.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D [A项,都为连词,表目的,来。B项,都为介词,相当于“于”。C项,都为副词,竟然。D项,①连词,表转折,译为“却”。②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文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秦惠王、秦昭襄王、秦王嬴政。
C.“丹青”,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百姓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
B [“三王,指秦惠王、秦昭襄王、秦王嬴政”错误,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5.下列完全没有反面论述的一组是( )
A.①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②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B.①昭王得范雎,废穰侯,……使秦成帝业
②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