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8370字,答案扫描。

  嘉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9月基础测试
  语文  试题卷(2021.9)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光流逝,当年拉纤(qiàn)的老人渐渐离去,曾响彻运河的号子,也成珍贵资料;河里碧波流动,岸上碑廊(láng)相映,生态保护与文化提升融合发展,这里成了闻名遐迩的网红地。
  B.与城市中的人截然不同,乡下人照例有着根深蒂(dì)固的、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zèng)和哀乐自有他独特的式样,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什么诡诈。
  C.《一村之长》是一篇以事实为依据的报告文学,素材翔实,恪(kè)守着纯粹的纪实品质;同时也是“戴着镣铐”舞出的精品,在结构上体现出一种秩序的美,捋得清,拎(līng)得清。
  D.我们应该汇聚民族力量,同仇敌忾(kài),勠力同心,坚决摒弃骄傲自满、松劲(jìn)歇脚的念头,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乘势而上,再接再励,接续奋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琵琶围》的重心在于绘声绘色地讲述扶贫干部融入乡村、化解琵琶围人内心深处“症结”的故事。【甲】作者以“琵琶围”为题,显然有着深刻的象征寓意。作品中何劲华等人临危受命入“围”,克服重重困难,帮助贫困户走出了生活和心灵的“琵琶围”。这期间虽没有荡气回肠的传奇,却处处充盈着感动。
  《琵琶围》的扶贫故事不但在历史的回溯中走向深入,而且还在文化风习的徜徉中走向丰盈。【乙】作为赣南客家人的后裔,作者不但以沉稳的叙述表达了对传统和现实的敬意,而且还以温情的笔墨努力开拓了乡土文化的叙述空间。在作者笔下,具有浓郁乡土色彩的客家歌谣和民间习俗穿插在对扶贫干部久久为功和广大群众众志成城的叙述中。这些独具魅力的客家风情,给扶贫故事带来了丰盈的诗意,因而拓展了叙述的空间。【丙】由此不难看出,《琵琶围》在高远的历史天空,以及浓郁的文化风习中,立体呈现了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绘声绘色B.荡气回肠C.回溯D.因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文物展示活动中,各地博物馆要打破空间的限制,积极开展馆际间合作,加强国际交流,通过联展、巡展、互展“盘活”文物,从而提高馆藏文物标本的利用率。
  B.面对全球疫情挑战,在其他国际电影节停办或不断延期的非常时期,上海国际电影节如期举行,亮出了中国电影领跑全球的精气神,也展示了中国的整体防疫成果。
  C.在东京奥运会男乒决赛中,志在冲击个人生涯第二枚奥运男单金牌为目标的中国选手马
  龙,战胜了队友樊振东,成为我国男乒历史上第一位“双圈大满贯”得主。
  D.火星车 Wifi分离相机在拍摄着陆平台与火星车合影时,“天问一号”记录了火星车后退移动和原地转弯的过程,这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
  5.下列各句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毕业赠照片留言:某某同学惠存。
  B.交通安全宣传语:你让行,我快走。
  C.高考动员宣誓语:只要没学死,就往死里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