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970字。

  2020-2021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七年级(上)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附教师版答案详细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4分)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阅读美文,能让我们享受美的熏陶。读朱自清的《春》,耳畔仿佛听到鸟儿在卖弄清脆的歌hóu   ,使脑海中仿佛出现点点黄晕   ,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月夜;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幅雪后初晴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山尖全白的亮色,仿佛给蓝天xiāng   上了一道银边;可人的济南冬水,善解人意,一任水藻把终年zhù   蓄的绿色拿出来,绿得沁人心脾。
  2.(6分)古诗文默写。
  (1)四季变换,皆可入诗、入画。“       ,洪波涌起”那是枭雄曹操眼中的秋色;“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那是旅人羁旅之画。
  (2)四季变换,往往使诗人触景生情。“       ,       ”一句,是李白览尽暮春景色后,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和安慰之情;“       ,       ”则是李益登城远望后勾起的征人思乡之情。
  3.(3分)下列各句重音和停连最不适合的一项是(  )
  A.风v轻悄悄的,草v软绵绵的。
  B.牛背上v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C.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D.真的,济南的人们v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二、阅读
  4.(2分)名著阅读。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阅读名著,听作者讲述人的故事,因此我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如读《五猖会》,我们认识了鲁迅的父亲,他不懂孩子的心理,教育观念落后,从他             (事件)便可一知;读《藤野先生》,我们还了解了鲁迅              (事件),投身到用文字拯救民族灵魂的心路历程,了解了一个爱国者鲁迅的真实影像。
  5.(4分)阅读名著,解读人物,还可以启迪人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读《琐记》,我们看到了表面对孩子温柔可亲、予取予求的衍太太,我们还看到了阻止孩子们吃冰甚至告诉他们的家长,致使我们挨了一通骂,因此我们赠与她绰号“肚子疼“的沈四太太,它启迪我们识人的方法:                  ;读《藤野先生》,我们从藤野先生身上,学习他                  的优秀品格(两点即可)。
  6.(13分)现代文阅读。
  春(节选)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读文字,现图画,是读书一法。下面三幅图中,哪幅图最符合节选的第3自然段所绘之景?说明理由。
  我选    (序号),因为这幅画    。
  (2)写景须抓住特点。请概括朱自清笔下春风的特点。
  (3)春花须用花一样精美的语言描绘。请赏析下面句子表达的妙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孙绍振先生认为:并列式的结构“流水账,罗列现象,平铺直叙,在艺术上的危险就是单调,缺乏内在丰富和变化。”你觉得节选的三段文字,在布局上有没有变化?结合三段文字上试作赏析。
  7.(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A]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