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60字。
考点5 名篇名句默写
答题技巧
双重代入,多角度推断词义
加强背诵,熟记内容。高效记忆的方法主要有:(1)归类记忆法。或按作者,或按内容,或按主题,或按情感进行分类记忆。(2)比较记忆法。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记忆内容更准确、全面。如人们普遍知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曲”(王籍《入若耶溪》),以动衬静,千古传诵;通过比较就会知道“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钟山即事》)也是很有特色的写静景的名句。(3)联想记忆法。如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治船瓜洲》)中的“绿”字联想到类似的炼字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闸”(宋祁《玉楼春》)。(4)辨析记忆法。如《六国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中的“事”不要写成“侍”。
强化“倒背”意识,改变“记忆惯性”。先背上句,再背下句,这是考生的一种“记忆惯性”。一般来说,对于给出上句,要求填写下句的默写题,考生通常不会出错,但如果给的是下句,要求填写的是上句,考生往往就会出错。因此,考生要摆脱背诵时的“记忆惯性”。要想改变这种“记忆惯性”,平时就要试着改变背诵习惯,加强训练,如培养“倒背”的意识,经常让他人出下句自己对上句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考生就会有逆向思维的意识了。
据境分析,辨析字形。汉语中有许多读音相同,但形体、意义却完全不同的字,考生在备考时就要关注这些同音字不同的意义,根据语境来辨别它们的形体,从而准确识记。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理解了这句诗是描写琵琶女经过诗人再三邀请才从船中出来的情景,就不会将“始”写作“使”。
留心顺序,关注难写字。古诗文中有很多句子的前后句互换后,其意义仍然是相通的,这样就有可能把语句的顺序记颠倒,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多留心句子的顺序,准确记忆。如“二者不可得兼”易误写成“二者不可兼得”。对于那些难写的字,要重点识记,达到书写熟练自如的程度。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表现夔州秋天江上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词人想象故都景象,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常用侧面描写手法来表现音乐的魅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一句,以诗人因内心深受触动而泪雨滂沱,从侧面写出琵琶女所奏音乐的感染力;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蛟龙和寡妇的表现,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感染力。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现其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提出秦国若爱护百姓,结果就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