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6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广东省珠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9月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B.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C.“笑豪英”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无远大志向。
D.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再到湖边漫步的过程,因事抒情。
16.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6分)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桂州腊夜
(唐代)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释】①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②腊夜:除夕之夜。③骠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夔。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诗人在除夕夜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尽”字突出了诗人独坐的时间之长。
B. 第三句以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衬托雪落竹林的声音,从而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
C. 第四句中的“寒梦”,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怆感受。
D. 颈联写景,先听觉后视觉,通过一闻一见,把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言外。
16. 这首诗的尾联宕开一笔,丰富了诗作的内容与情感。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