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40字。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2021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单元独立作业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融入时代的悲欢里,反映着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着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早年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以真挚qián诚的赤子之心,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líng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哀恸与不平【甲】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的zāo jì的同情与关切。诗人在另一首名篇《我爱这土地》中发出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乙】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倾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命运都赋予时代、人民、祖国和土地的明证。
(节选自杨匡汉《艾青评传》)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甲】逗号 【乙】逗号 B.【甲】分号 【乙】问号
C. 【甲】分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问号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融入时代的悲欢里”中的“融入”应该为“溶入”。
B.文段中划线句的主干成分是“诗人是明证”。
C.文段中加点词语存在动宾搭配不当的语病。
D.艾青是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 ,一碧万顷。 ②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③ ,佳木秀而繁阴。 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
⑤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可以含蓄、典雅地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增强诗词意境的内涵与深度。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将宗悫的典故化为“ , ”,表达终将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将李白诗句化为“ , ”来开篇,表现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5. 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湖源中学在九年级举行一次“与新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自主欣赏】欣赏了《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之后,老师让同学们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这几首诗共同的人文主题。
你的建议主题是 (2分)
【为你读诗】朗诵活动中,晓华同学朗诵很好,但因性格内向而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30-50字)(3分)
【为她写诗】为了进一步体悟新诗的美,老师让同学们尝试创作新诗。以下是老师提供的素材:
边读边看,你仿佛走过了板桥故居、桃园陈庵、望海楼,不禁触景生情,于是写一首小诗献给其中一处景点。(诗作不超过6行)(3分)
二、阅读理解(共66分)
(一)阅读诗歌并完成第6题。(6分)
青 溪
王 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①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②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③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①逐:循、沿。②趣:通“趋”。③澹:安静。
6.(1)“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这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 ”和“静”两个字,运用了 表现手法。(2分)
(2)诗中“垂钓”与“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的“垂钓”表达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6分)
(甲)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①;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②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③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①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②上人:和尚。②汩(gǔ):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