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70字。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dān(      )精竭虑   xián (     )熟    zhèn(      )聋发聩    
  jié(     )责        佃(       )农       畸(       ) 形    
  翘(       )首      杳(      )无消息
  2. 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名句。(10分)
  (1)                     ? 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2)                     ,志在千里 。                            ,
  。(曹操《龟虽寿》)
  (3)剧哉边海民,                   。(作者:         《梁甫行》)
  (4)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            ,           。
  (郦道元《三峡》)
  3. 根据语境作答。(4分)
  成长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上的温床。不要为融进泥土的花蕊(  A  ),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的过程中,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 B  )的乐章。
  (1)为文中括号处选恰当的词语。(2分)
  A悲哀   悲痛           B深沉   深厚
  ①.                       ②.                
  (2)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新闻特写是采用类似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为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郦道元是我国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虽是地理专著,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唐朝文学家。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二、阅读:(52分)
  (一) 阅读诗歌《庭中有奇树》,完成下列小题:(6分)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绿叶发华滋(花朵繁盛)        B.将以遗所思(送给)
  C.馨香盈怀袖(传得很远的香气)  D.但感别经时(经常,时常)
  6、“馨香盈怀袖”这句表达上非常有“新意”、有创造性。请简析。(2分)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整首诗围绕着折花“将以遗所思”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