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00字。

  第7课 兼__爱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各家面对社会现实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儒家仁爱,道家无为。韩非子说“儒墨为当世之显学”。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相反,隐学则是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显学更接近实践。儒家学派、黄老学派、墨家学说与杨朱学派组成了中国较早的显学学说。与儒家同称显学的墨家思想是什么样的主张呢?它和儒家学说有什么异同,我们怎么评价它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墨子。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
  二、思想情怀
  1.墨子名言集锦
  (1)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5)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6)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
  2.墨子核心思想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
  任务驱动二 深思精析•走进时代
  [资讯概览]
  一、背景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在那个礼崩乐坏、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